文化之翼,童心共舞
时间:2024-07-20 21:10:45 关注: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常州市天宁区的晨光社区,为这平凡的夏日午后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活力。2024年的暑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的“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悄然吹进了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与社区的孩子们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文化、艺术与梦想的探索之旅。
7月14日,随着晨光初破黎明的寂静,社区的活动中心内已是一片欢声笑语。这天,常州地区队长龚雨琦和其他的志愿者们一同站在了孩子们面前。她以一种近乎魔法的方式,将那些沉睡在古籍中的成语故事一一唤醒,让它们以生动的姿态跃然于孩子们的眼前。
“同学们,你们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吗?”龚雨琦同学的声音温柔而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她缓缓讲述着那位年迈的愚公,如何不畏艰难,立志要移走挡在家门口的两座大山。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她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孩子们自己也成为了故事中的一员,与愚公一同挥汗如雨,感受着那份坚持与信念的力量。
在讲解的过程中,龚雨琦同学不忘与孩子们互动,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孩子说:“愚公真勇敢,我要学习他不怕困难的精神!”有的孩子则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愚公不选择搬家,而是非要移山呢?”龚雨琦同学则耐心地解答,引导孩子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让他们明白,每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通过这样的互动,龚雨琦同学不仅讲述了故事本身,更激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和兴趣。她不拘泥于书本知识,而是以讨论的形式,将简单的成语故事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核剖析出来,引领孩子们慢慢体悟。她的这种教学法不仅让孩子们对文学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解读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的讲述结束后,团队的另一位成员陈欣怡接过了接力棒。她带着孩子们走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和一段段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苏州的昆曲到无锡的泥人,从泰州的剪纸到扬州的漆器,每一个非遗项目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要亲手尝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在自由绘画环节,小朋友们一边涂鸦,一边热情高涨地提出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团队成员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图为陈欣怡同学通过小朋友手绘的非遗图片向小朋友讲解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团队的成员们还精心准备了一场国风舞蹈的教学。在悠扬的古筝声中,孩子们身着华丽的汉服,跟随老师的步伐,翩翩起舞。他们的动作虽然稚嫩,但那份对美的追求和对文化的热爱却让人动容。舞蹈结束后,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笑容,他们仿佛真的成为了古代宫廷中的舞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华文化的韵味。
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温柔地洒落,南京师范大学人文传媒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在常州市武进区十里社区的暑期志愿活动缓缓拉上了帷幕。但在这片被文化光辉照耀的土地上,留下的不仅仅是实践团队的足迹,更是孩子们心中那永不熄灭的文化之火。
在这片充满欢声笑语的十里社区里,志愿者们仿佛看到了古老文化与现代童心交织出的绚烂画卷。每一双充满好奇与渴望的眼睛,都是对传统文化最真挚的致敬;每一次稚嫩却坚定的步伐,都是对未来文化传承的坚定承诺。
他们深知,文化的传承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触动与共鸣。因此,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孩子对文化的热爱,用情去浇灌孩子心中的文化之树。他们相信,只要这份热爱与坚持能够持续传递下去,中华文化的瑰宝就一定能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龚雨琦、张博 来源: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