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琉淄之星实践队在山东淄博市的蒲松龄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度文化交流活动,参观了蒲松龄的故居和珍贵文物,并采访了蒲松龄的第十一代世孙蒲章俊先生,了解了更多关于这位清代文学巨匠的故事和家族传承。
实地探访,感受文学巨匠的生平与创作
实践队首先参观了位于淄博市淄川县的蒲松龄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蒲松龄的故居,展示了他的书房、庭院以及大量珍贵的手稿和文物。队员们在馆内细致地参观了《聊斋志异》的手稿和相关研究资料,切身感受到了蒲松龄的生活环境和创作氛围。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队员们对蒲松龄的文学成就和他的“鬼才”之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琉淄之星实践队成员在参观蒲松龄纪念馆,摄影:倪第豪)
采访蒲松龄后代,了解家族传承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有幸采访到了蒲松龄的第十一代世孙蒲章俊先生。蒲先生是一位热衷于弘扬家族文化的学者,他在采访中分享了许多关于蒲松龄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家族传承的点滴。蒲章俊先生回忆道:“小时候,家中长辈经常给我们讲述蒲松龄的故事。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深厚学识的人。”通过蒲先生的讲述,队员们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这些珍贵的家族故事让他们对这位文学巨匠有了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认识。
(陈新宇同学在采访蒲章俊老先生,摄影:宋泽星)
文化传承,激励未来
此次参访不仅让实践队员们增长了见识,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实践队长陈新宇说道:“这次活动让我们对蒲松龄有了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认识,也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背景: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文学家。他以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该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文学手法,描绘了多姿多彩的鬼怪世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间生活。蒲松龄一生创作不辍,尽管仕途坎坷,但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鬼才”。
蒲章俊先生:蒲章俊先生是蒲松龄的第十一代世孙,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家族文化传承的学者。他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宣传和弘扬蒲松龄的文学成就和家族传统。在此次采访中,蒲章俊先生向实践队讲述了许多关于蒲松龄的生平故事和家族传承的细节,为实践队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关信息:蒲松龄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们的情感世界。《聊斋志异》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其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蒲松龄纪念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基地,对于研究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此次参访和采访,琉淄之星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底蕴。实践队将继续秉持学习和传承优秀文化的初心,开展更多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