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榆林7月12日电(通讯员 于司童)2024年7月13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枫火志愿者队来到陕西省天芪集团的黄芪产业园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了解黄芪产业链的发展状况,以及普通话在助农和助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地探访和对天芪公司员工的采访,实践团成员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对黄芪产业及语言助力乡村振兴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上午9时,实践团成员们一行抵达天芪集团黄芪产业园区。园区规模宏大,黄芪种植基地绿意盎然,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实践团首先参观了黄芪的种植区,了解了黄芪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技术。天芪集团的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黄芪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的整个过程,使成员们对黄芪的农业生产有了直观的认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天芪集团展馆现场。中国青年网 康译丹 供图随后,实践团来到加工车间,参观了黄芪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流程。在这里,黄芪经过清洗、切片、烘干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变成各种黄芪产品和保健品。成员们对黄芪产品的多样性和市场潜力表示赞叹,并就产品质量控制和市场销售等问题与天芪公司的员工进行了交流。
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黄芪产业链全线产品现场。中国青年网 康译丹 供图在探访过程中,实践团特别关注了普通话在黄芪产业中的应用。他们发现,无论是在种植基地还是在加工车间,普通话都成为了员工之间交流的主要语言。通过与天芪公司员工的深入交流,成员们了解到,普通话的普及对于提高员工之间的沟通效率、促进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普通话的广泛使用还有助于天芪集团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推动了黄芪产业的发展。
在采访环节,实践团成员与天芪公司的员工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详细询问了黄芪产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天芪公司的员工表示,近年来黄芪产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取得了显著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也面临着种植技术提升、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挑战。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进一步推动黄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实践团还就普通话在助农和助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天芪公司的员工进行了深入探讨。员工们普遍认为,普通话的普及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同事、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普通话的广泛使用还有助于他们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为个人的成长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黄芪产业的魅力和潜力。他们表示,将把这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带回学校,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同时,他们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的探访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们对黄芪产业的了解,还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普通话在助农和助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用他们的知识和热情为乡村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