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千年鼓声再响,非遗传承引领乡村文旅新风尚

时间:2024-08-05 14:54:31 关注:
  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电(通讯员 金鹏)安徽省级非遗项目——磡头老鼓,是中国传统战鼓的一种。它起源于唐朝,是“忠烈显圣王”许远与张巡在安史之乱时,协力守睢阳城时用的战鼓,也成为了后来磡头老鼓的雏形。磡头村许氏自明、清以来,为祭祀这位“忠烈显圣王”,村民们在重要节日都会用磡头老鼓来祈求丰年和鼓舞人心。
 
 
  为深入了家朋乡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日,随着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兴‘家’立业,‘朋’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深入探访,磡头老鼓再次被唤醒,它不仅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激发了文化的共鸣,也引领了乡村文旅的新风尚。而在这背后,许志军,这位与磡头老鼓紧密相连的守护者,他的热情如火、执着如铁、奉献如金,不断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让磡头老鼓的鼓声在时代的浪潮中更加响亮、更加动人、更加深远。
  磡头老鼓被称为是“扁鼓”,鼓身相对较低矮,鼓面直径和具体尺寸因地域、流派或制作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值。然而,作为战鼓的一种,磡头老鼓的鼓面直径通常足够大,敲击时会产生浑厚有力的鼓声,以满足战场或庆典等场合的需要。磡头老鼓的演奏方法包括多种敲击技巧,主要有单击、双击、顿击、闷击等。在集体演奏中,演奏者往往需要十足的默契才能共同演绎颇具节奏感的力量之美。为了让大家能够尽快掌握不同曲目的节奏,许志军往往提前把曲目的信息抄在一块白板上:他用“咚”和“锵”两个字区分重音和轻音,用下划线的方式展示节奏的变化,一目了然。磡头老鼓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情感的载体,若能全情投入、齐心协力,便会气势恢宏!
  许志军,县级磡头老鼓非遗传承人,从十几岁开始学习磡头老鼓,在学习磡头老鼓技艺方面具备着深厚的经验积累。为更好地发展老鼓这一艺术,许志军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如绩溪县民俗文化喜乐汇、安徽省首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展示活动等。他通过精彩的表演展示磡头老鼓的独特魅力,提升了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非遗传承人,许志军致力于磡头老鼓技艺的传承与发扬,他通过教学、表演等方式,吸引更多人了解并学习磡头老鼓,为这一传统文化的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
“技艺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许志军深谙这个道理,“现在还有很多人愿意来学习磡头老鼓,那么我们就不会让这门技术消失。”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他说:“心怀热爱,自有万般精彩。”技艺是虚无的,因为它藏于匠人之手,匿于茧痕之间;技艺又是永恒的,因为总有一群人矢志不渝,守护其传承。
 
 
 传承不仅仅是非遗传承人的本分,更离不开政府的统筹规划。在当地政府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家朋乡组建了第一支磡头老鼓艺术团。这支艺术团每逢重要节日和文化活动都会外出进行演奏,将磡头老鼓的魅力带到更广阔的地方。他们已经去过绩溪、宣城、合肥等地表演磡头老鼓,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
 
 
  磡头老鼓不仅在家朋乡内部得到传承和发展,还逐渐与当地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相融合。在每年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期间,磡头老鼓都被列为开场节目,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相信在家朋乡政府、传承人以及当地民众的携手共进下,磡头老鼓必将在未来绽放出更加辉煌的光芒,阵阵鼓声也将伴随着村民们的呐喊声继续响彻在皖南大地上。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