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色彩斑斓的田野梦境 ——日照农民画非遗之旅与传承人的心灵对话
时间:2024-08-08 12:35:56 关注: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位于日照博物馆的日照农民画展厅,并深入采访了农民画传承人乔诺老师。乔诺作为日照农民画的杰出传承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懈的传承努力和创新精神为农民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对日照农民画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走进博物馆,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博物馆内,各式各样的农民画作品琳琅满目,它们色彩斑斓、构图饱满,每一幅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农民的质朴情感。有的农民画创作于纸张上,也有创作与布匹上的农民画。它们手法质朴自然,不追求过多的修饰和雕琢。画家们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勾勒物象的形态和表情,传达出真挚而朴素的情感。这种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使得日照农民画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需求。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日照农民的生活面貌,更传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一幅名为《望海潮·新农民》的作品深深吸引。这幅作品由非遗传承人乔诺所绘,描绘了渔民夜晚捕鱼的场景。乔诺老师告诉我,“创作这幅作品时,渔民们向我讲述他们夜晚捕鱼的场景。我边听边画,渔民拉完网的那种快乐心情和满载而归的丰收喜悦就留在画板上了。”这幅画是她根据渔民的真实生活创作的,每一笔都蕴含着渔民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和辛勤劳动的汗水。通过乔老师的讲述,我更加感受到了农民画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时代价值。
在采访中,乔老师还分享了她对农民画传承的执着与热爱。她告诉我,自己习画已有二十多个年头,最开始是创作国画作品,后来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了日照农民画,之后便一直致力于将农民画这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她不仅自己创作,还创办了农民画工作室和青少年农民画画院,通过培训和公益授课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热爱农民画、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乔老师的坚持和付出让我深感敬佩,同时也让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和力量。
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日照农民画的发展历程。从明清时期的抹画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画,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创造发展,日照农民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却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俗风情。最开始的农民画传作与墙壁之上,用于传播当时的地方政府政策,后来在新中国过成立之后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表现形式。这一过程中,无数农民画家用他们的智 慧和汗水,创造了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
通过此次参观和采访,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传承的紧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智慧的传承。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非遗项目正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机。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非遗传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了解非遗知识,参与非遗传承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宣传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的价值和意义,共同推动非遗传承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提出更多的建议,推动非遗的数字化发展
在探索日照农民画的非遗之旅即将画上句点之际,我们仿佛仍沉浸在那一幅幅质朴而绚烂的画卷之中,它们不仅仅是色彩的堆砌,更是日照人民智慧与情感的结晶,是乡土文化的生动注脚。日照农民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力量与温度。它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大学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