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启梦华夏行”支教调研实践团分析乡村教育的现状及背后原因

时间:2024-08-09 10:54:28 关注:
乡村教育是我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乡村建设人才的重要渠道,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产业兴、生态靓、人才聚的关键一招。为此,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启梦华夏行”支教调研实践团就新时代视域下乡村教育的现状及背后原因展开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团队成员了解到新时代乡村教育面临以下现实困境:课堂教学转型缓慢、教育生态失衡、价值追求异化、学校管理疲软、师资建设乏力。造成以上困境的原因是综合的,学者方琳、李艳杰通过问卷调查法与Person相关性分析法得出结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乡村基础教育比城镇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体制改革延迟、学校规模与硬件设施限制及师资力量薄弱三方面;学者周晓时、李谷成从资源利用、制度管理、社会文化引导三个关键维度出发,提出乡村教育困境与乡村教育资源不足、管理的“卸责”及制度的“缺位”、家庭思想观念及社会主题因素有关。综上所述,团队成员了解并总结出造成乡村教育困境的背后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乡村教育资源不足。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差距大、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和居民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相当严重。与此同时,乡村教育人力资源不足,物力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第二,乡村教育体制改革落空。“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导致地方政府在面临乡村教育困境时存在主动性差等问题,导致乡村教育支出缩减、发展滞后;第三,乡村教育难掩价值偏离之嫌。受乡村家庭经济限制,以及城市文化的渗透,乡村教育的功利主义逐渐萌芽。这是乡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教育思路与教育体系产生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新时代下,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正持续调整、改善。然而在乡村教育建设中,仍存在困境。本实践调研团将会从总结出的原因出发,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如何解决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并提出解决建议。
作者:李家圳 来源:“启梦华夏行”支教调研实践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