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福师院学子三下乡;聚焦文旅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4-08-09 18:00:19 关注: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6日至7月7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星青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三明市泰宁新桥乡、上青乡开展以“青春泰宁行 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深入基层了解泰宁乡村,整理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充分发挥当代青年的知识才干,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传承千年技艺,感受非遗魅力

  岁月泼墨,缀下繁花,时序轮转,丹心永固,孕育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深蕴博远,恰如地下清泉,汨汨涌动,生生不息。

  “宦海沉浮过,明清有古坊。雕梁修别第,养晦得安祥。远客寒宵至,金溪建筑观。田园诗意绝,石额品忠良。”7月6日,实践队首站来到泰宁尚书第,感悟诗中的青砖黛瓦,雕龙画栋。尚书第作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是泰宁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群。走进尚书第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贯通五幢主体建筑的甬道。一条条石铺砌的甬路,衔接着各个院落,形似一把长梯,寓意“步步登高”。墙及门洞均以坚石砌就,高巍深长,左右参差,交错有致,平实中显出几分威严,行走在其间,让人有一种肃然感。通过参观,听讲和采访,全体成员对明代建筑的主要特征、孝道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李春烨的传奇一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尚书第那条古厝街上,实践队员们参观非遗文化博物苑,品味泰宁当地的文化习俗,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体验了一把上青棕编,见证了惟妙惟肖的鱼子灯,这些经过历史岁月长河洗涤留下的珍宝,是中华文化自信的根源。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上青棕编 杨文丹提供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尚书第附近的梅林戏传承中心,沉浸式体验梅林戏。厚厚的戏服下,是传承人十年如一日的汗水;灵动的身姿,是传承人精彩纷呈的演绎。泰宁的梅林戏,是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唱做念打的表演模式深受观众喜爱。大家通过现场观看并亲身体验了解梅林戏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故事,深切地领略到非遗传统戏曲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艺术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梅林戏 杨文丹提供

  在采访过程中,梅林戏传承人从多个方面为实践队员们深刻介绍了梅林戏的戏曲程式以及发展历程,使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泰宁梅林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在探寻中国戏曲史等方面,梅林戏无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同时,实践队员还面向当地居民、游客围绕“泰宁非遗文化现状及传承调研”等主题开展了问卷调研,并采访了当地居民对于梅林戏的了解程度和感受,对泰宁县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现状进行了针对性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居民调研采访 陈可晏提供

讲述红色故事,感受英烈之魂

  随后,实践队员还前往大田乡参观学习。在大田乡居委会大礼堂,村干部们邀请了当地老人及小孩观看了由“星青年”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立足福建的党史党纪故事,围绕“讲党纪 强党性“主题,打造了包括王荷波、焦裕禄、廖俊波在内的系列微宣讲课程。成员们通过生动的讲述、热血的视频和感人的红色歌曲,使当地居民直观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在活动的最后,由我们实践队员领唱《我和我的祖国》,再一次点燃了现场的氛围,大家都被这样的红色文化和红色故事所深深触动。

  图为实践队队员面向大田乡居民演讲红色故事 何灵倩 摄

  此外,大田乡村干部为我们讲解了“建黎泰模范少年先锋师”和“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的革命事迹,再现红军部队浴血奋斗的光辉历程。在少年红军展览馆内,在大田乡老党员的带领下,实践队中的党员同志面对党旗,举起右手,紧握拳头,庄严宣誓。誓言字字千钧,使命重任在肩,在场的参与者从内心深处感受震撼,升腾昂扬向上的力量。宣誓后,在队员们和老党员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也了解到老一辈的党员同志那个年代的艰辛。快结束时,由于老党员同志的党徽太过老旧,我们队员便提出将我们的党徽赠与他。这不仅是一枚党徽的赠与,更是时代的传承。党徽是信仰,更是希望,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员为之奋斗的信念。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上清溪,流传着一条“幸福鲤鱼”的故事,寄托着总书记的深深牵挂,实践队员们跟随者讲解员走进泰宁上青乡崇际村参观幸福鲤鱼馆,深入了解崇际村牢记领袖嘱托,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农文旅”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绘就美丽乡村崭新画卷的发展和变化。

  在实地考察调研中,实践队员通过与当地居民沟通了解到崇际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本村优秀的自然风光及厚重的乡情乡韵特色,实现文化内涵与经济产业相共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衬,走出了一条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向参观幸福鲤鱼馆 何灵倩 摄

  在崇际村,实践队员们不仅学习了打糍粑、磨豆浆、炒花生,深入体验了当地风土人情,更体验到当地淳朴的民风和热情的村民们。实践队员们还采访了竹编手艺传承人,向他了解了许多关于这项技艺的做工和细节。老非遗人也表示:“这项技艺现在没什么人愿意做了。”这也引起了实践队员们对于保护非遗传承的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这样的技艺更好地受到保护和传承,这也是实践队本次来到泰宁的目的之一。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打糍粑 杨书婷 摄

  实践队员们通过走访调研,亲身体验,感受到了乡村振兴下产业兴、生态美、日子旺的美好景象。后续,实践队员们还将再接再厉,以调研报告、红色泰宁文创产品设计、相关短视频制作推广等形式,及时将实践内容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成果,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图为实践队在红军街合照纪念 陈可晏 摄

作者:吴雅玲 来源: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星青年实践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