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无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扶鹞直上”小分队,于7月9日至20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开展“鹞影风舞通城梦,白袷蓝衫世界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采用实地调研、传承人讲解、动手实践等方式,深入探究以南通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在跨文化视域下的外宣策略,力求为非遗的跨文化传播贡献一份力量。
青蓝冰水 染蓝涅皂
布上蓝花绽古朴,世间万物显风华。团队成员前往蓝印花布博物馆进行参观拍摄。在博物馆门口,团队成员对蓝印花布成品进行观摩。蓝白交织的古朴而淡雅的纹样,渗透着流传至今的印染技艺,清风拂过,蓝印花布交错飘舞,仿佛走进一幅古典画卷。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了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欣赏了蓝印花布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工具与原料,深刻地体会到匠心独具的非遗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蓝印花布博物馆内参观。通讯员 王顺林 供图)
(图为儿童在晾晒的蓝印花布中玩耍。通讯员 唐澍航 供图)
蓝印之美显匠心,花布之丽见工巧。为了更好地体会到非遗文化其中的精妙所在,团队成员亲自参与到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中。《诗经》有云:“终朝采蓝,不盈一襜”,其中蓝便是蓝印花布的原材料蓼蓝。以布为纸,以蓝为墨,布里生花。历经刻板、刷桐油、刮浆、染色等六个步骤,团队成员对工匠们精益求精的态度又多了一分敬畏——每一块蓝印花布都是传统手工艺与文化传承的结晶,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蓝印花布以其飘飘之姿,步履坚定地走上了联合国的舞台。
(图为团队成员制作蓝印花布的镂刻花版。通讯员 高婧洁 供图)
布艺古法留风韵,蓝印新潮展时尚。进入商品区,手艺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众多基于蓝印花布元素上产生的现代产物;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环保的追求,蓝印花布凭借其天然的染料和可持续的生产过程,越来越受到现代消费者的青睐。蓝印花布商品不仅是一种富有文化意义的艺术品,更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其凭借着自身非遗的独特魅力,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演绎出文化与时尚的和谐旋律。
(图为蓝印花布商品包装过程。通讯员 夏红叶 供图)
(图为团队在蓝印花布博物馆牌匾前合影。通讯员 肖蓉 供图)
扶鹞直上 响彻通城
巧手制鹞展技艺,匠心雕鹞续传承。“扶鹞直上”小分队前往江苏南通飞响板鹞博物馆,参观会“唱歌”的风筝,探索“空中交响乐”的奥秘。
(图为板鹞风筝传承人周志敏制作风筝骨架。通讯员 周欣悦 供图)
彩鹞展翅映日辉,板鹞随风舞千里。团队成员观摩学习了板鹞风筝的制作过程。通过传承人周师傅的介绍与对展品的观察,板鹞风筝的制作流程从选材、扎制、绘图到哨口的安装无一不体现了手艺人的精益求精,看着传承人一刀一斧地雕刻着竹板,不由感叹他远超常人的耐心和毅力。同时向传承人询问了一些关于这项非遗的保护及跨文化传播相关问题,并有幸得到了传承人的独到的见解,团队成员受益匪浅。望着墙面上宏伟的板鹞作品,成员们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板鹞在苍穹翱翔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地听其哨声响彻通城。
(图为团队成员在飞响板鹞博物馆内参观。通讯员 王茜平 供图)
(图为“七连星板鹞”。通讯员 陈浩然 供图)
南通鹞韵传千古,板鹞情深意绵长。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团队成员了解了板鹞风筝的起源与发展历程、种类、以及其发声原理。在与讲解人的交流中,团队成员还了解到板鹞风筝艺术博物馆是因为爱好才得以运营。虽然南通板鹞作为一项民族文化艺术,却有着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的悠久历史,至今仍能在南通中小学的课堂上发现板鹞风筝的身影,由此可见板鹞风筝在南通人心中的地位之重。其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南通板鹞的制作与放飞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文化的赓续接替。
(图为团队在飞响板鹞博物馆标语前合影。通讯员 韦志勋 供图)
匠心独运妙手显,百年工艺世界传。团队成员通过向留学生进行宣讲、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到南通的非遗。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锡院学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独特魅力,更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扶鹞直上”小分队将更加积极地探索在跨文化视域下的非遗外宣策略,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绵薄之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队伍名称:无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扶鹞直上”小分队
指导老师:姜欢、吴晓鹏、马丽娜
(通讯员 韦志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