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共建美好乡村,传递红色文化”南京财经大学数院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4-08-12 14:39:44 关注:
“共建美好乡村,传递红色文化”南京财经大学数院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报告名称:“共建美好乡村,传递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报告
学校名称:南京财经大学
指导老师:卢艳梅
实践地点: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常福街道小义村归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实践时间:2024年7月2日,7月3日
作者:陆昕成(队长),蔡俊,王曦鹏
摘要:本文报告了一次在常熟市小义村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参与者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责任感。活动包括深入了解望虞河精神、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健康安全教育、体验乡村生活与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
活动过程中,参与者不仅提高了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还通过实践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与自信心。同时,活动将社会实践与教育紧密结合,传承与创新乡土文化,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通过志愿服务,培养了参与者的个人责任感、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提升了其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实践结果显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参与者深受震撼,对望虞河精神有了深刻认识,并积极参与了垃圾分类等实践活动。同时,活动还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与文化素养。 总结与建议部分指出,乡村振兴的成功依赖于对地方特色的深入理解与挖掘,以及创新思维的有效启发。各地需共同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在未来的乡村建设中,应持续关注发展特点,促进创新思维,迎接一个生机勃勃的乡村新未来。
关键词:常熟市小义村,乡村振兴,红色文化
一:实践背景
虞山镇小义村地处虞山北麓,望虞河畔,座落于高新技术产业园与大义集镇区之间,区内的虞山大桥、北区大桥和阳光大道成为连接常熟城区和204国道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
小义村由原小义村、星东村、归城村三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6.18平方公里,总人口4814人。
村两委牢牢抓住高新产业园开发的契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红旗路沿线建造商务用房6600平方米,租赁给新合作常客隆超市和好易购大卖场。2008年实施社区用房建设,在改善村办公条件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拓展村级商务用房收入。新建成的村办公用房面积8500平方米,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社区卫生服务室、村警务室、时代服务室、老年活动室、电子图书室等场所,方便了群众生活。
目前,小义居住小区基础设施配套,管线全部入地,雨污管线分流,污水进入处理厂集中处理。小区绿化有序推进,绿化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2011年底全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
小义村党委一班人始终本着“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认真贯彻落实-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加快了归城小区居民集中区建设,完善村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了小区社会化管理长效机制,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近年来,村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常熟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一个“村强、民富、风气好”的新农村正在虞山福地悄然崛起!
2018年创新实施村庄“组团式”翻建,2021年推进苏州市特色精品乡村试点建设,倾力打造集生态、产业、文旅、创新、富民为一体的美丽田园乡村。
二:实践目的
2.1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与发展背景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大多生活在城市当中,对农村的发展知之甚少,我们有义务去了解农村的一切。小义村又作为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其特殊性溢于言表,小义村的发展背景自然与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紧密相连。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实施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强调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的目标,旨在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技支撑和社会服务等多种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通过对小义村发展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农村发展的现状,发现小义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能感受到新时代农村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这将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强国情认识,为我们今后参与农村建设、贡献农村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基础。
2.2了解推动城乡交流融合
城乡交流融合是指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多个层面上进行的互动与整合,这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在中国,这一过程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
城乡交流融合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的小义村,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它,近年来在不断发展中,积极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小义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比如道路硬化、公共交通的接入、网络通讯设施的铺设等,这些都大大便利了村民与城市居民的交流。
城乡交流还体现在文化的相互影响上。小义村可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城市居民参与,同时村民也有机会参与到城市的文化生活中,增进了城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2.3了解发展特色,启发创新思维
    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是识别和理解地方特色。中国的乡村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和社会构成各不相同。例如,南方的水乡风光与北方的草原文化,不仅在地貌上存在显著差异,更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展现出了各自的特色。在推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了解这些地方特色,能够有效地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上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要识别乡村的特色,首先需要进行深入的调研。通过走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求,可以获得关于乡村的第一手信息。此外,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分析,有助于发现这些地区潜在的市场机会和资源优势。例如,某些地区可能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如有机农产品),通过科学的分析,能够为这些地区制定出适合的产业发展规划。
    不仅仅是了解,创新思维的启发在乡村振兴中同样至关重要。创新思维的核心在于能够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传统的乡村发展往往依赖于大量的劳动力和低成本的资源配置,而现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样化的趋势,乡村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特色化、科技化和可持续化的道路。
    启发创新思维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地方政府应积极鼓励创新,提供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激励农民及乡村创业者探索新思路。同时,建立跨行业的合作机制,将农业、旅游、文化等不同领域的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合力,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例如,借助互联网技术,一些乡村开展了电商销售,使农产品更快地到达消费者手中,从而提升了收入。
    此外,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小义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可以成为其振兴的“软实力”。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将地方特有的民俗、传统工艺等与现代市场相结合,不仅能够吸引外来游客,还可以激发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增强他们对乡村发展的参与意识。
2.4拓宽视野,增加实践经验
    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多个成功的乡村振兴案例值得借鉴。以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例,通过对乡村特色的深入挖掘和创新思维的实践,该省有效地推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结合当地的山水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业,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改善了乡村的人居环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云南省的“普洱茶”产业。在普洱地区,农民以茶叶种植为主,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依托地方特产,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富民之路。利用网络平台,普洱茶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认可,还成功开辟了国际市场,充分展示了地方特色与现代销售模式的结合。
2.5学习红色文化,传递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富有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它浓缩了中国人民在苦难与斗争中形成的信念、精神和道德观念,强调信仰、坚持与奉献。红色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呈现,更是动员和激励当代人追求进步的力量源泉。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红色文化能够为乡村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首先,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优良传统与革命精神,能够激发农民的建设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智慧与团结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其次,红色文化可以塑造乡村的精神家园,增强社区凝聚力,推动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为乡村的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教育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首要途径。首先,地方政府和学校应在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这包括参观红色景点、举办红色故事会、以及开展主题班会等,以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其次,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组织红色文化讲座和宣讲活动。邀请当地的优秀代表或红色文化研究者,深入乡村基层,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使广大村民更直观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例如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推广红色文化,以使其覆盖更多的受众。
    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传递红色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结合乡村实际,使红色文化真正落地生根。例如,可以通过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打造乡村旅游项目。许多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村民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仅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也能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此外,加强对乡村优秀文化传统的挖掘与保护也是传递红色精神的重要手段。乡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能够产生新的文化活力。例如,举办红色文化与乡村传统节日结合的活动,既能增强村民的参与感,又能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为了确保红色文化的持久传播与实践,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与机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将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播纳入到整体规划中,以保证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或者委托专业团队,开展定期的红色文化培训和活动,使乡村的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三:实践意义
3.1 促进个人成长
本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前期,我们根据各自的特长和爱好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各自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活动中期,我们全面地认识农村发展的现状,通过学习交流发现小义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感受到新时代农村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这些经历将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增强国情认识,也同时培养了我们服务社会、关心民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些收获为我们今后参与农村建设、贡献农村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活动末期,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通过活动总结的环节提高了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3.2社会实践与教育结合
本次活动将社会实践与教育相结合,我们从小义村党委一班人那学到了望虞河精神,即忠诚为民,‌艰苦奋斗,‌敢想敢干,‌不甘落后,此外还包括了创先争优和无私奉献等元素,这些精神特质在常熟人民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成为支撑常熟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也用PPT的形式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帮助农村人民提升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此外,考虑到破窗效应的影响,任何一个在街道上的垃圾都会暗示路人这里“默许”乱丢垃圾的行为。我们二人一组清洁垃圾,并向村民们发放传单,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健康安全教育宣传。
3.3提高专业素养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专业认同感,增强自信心。同时,我们也在小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到了专业的相关知识,得到了“归城之廉,法治同行”的劝诫,感受到乡村的现实情况,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实现从思想到实践的转变和成长。
3.4文化传承与创新
   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接触和学习了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传承的自信心,并在守正中谋求创新。例如“望虞河精神”,望虞河工程是在物资紧缺、人民吃不饱的情况下,通过肩扛手提的方式完成的,展现了老一辈人在困难条件下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不仅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也是一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在望虞河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人们敢于挑战困难,敢于创新,不甘于落后,最终成功完成了这一重大水利工程。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富饶的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激励着后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扬光大。
3.5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志愿服务,培养了我们的个人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同时,我们也在贡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并从中获得了无价的贡献感和成就感。这些收获都有助于我们培养公民意识,学会承担责任,潜移默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四:实践结果
在小义村的实践站中,我们倾听了老一辈党员们的奋斗历程,了解了望虞河精神,知晓了先辈们为了挖通望虞河所付出的努力,这些都深深的震撼到了我们。在此之后,我们也宣讲了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参与了实践。中午,我们还包了饺子慰问当地老人,体验了民俗文化。
五:总结与建议
    总结来说,乡村振兴的成功依赖于对地方特色的深入理解与挖掘,以及创新思维的有效启发。各地政府、企业和农民需共同努力,积极汇聚智慧,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通过激发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不仅能够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将为整个社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在这一进程中,乡村不仅是承载传统文化的空间,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乡村建设中,我们应持续关注发展特点,促进创新思维,迎接一个生机勃勃的乡村新未来。
 
通讯员 陆昕成 蔡俊 王曦鹏
 
 
 
 
作者:陆昕成 来源:个人观点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