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面临法律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复杂,为了推进未成年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懂得如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7月6日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乡法使者-法治之光队走进金寨县油坊店乡油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针对未成年人普法教育的实践活动。
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法律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不是冰冷的条文,里面包含了许多各方面有关未成年法律问题的相关知识,是温暖生活的守护者。让其成为儿童口袋里的超级英雄,随时用来守护自己的权益,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在油店村,志愿者们一共进行了三项实践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游戏互动之中,使孩子们、家长们在参与中学习法律知识,并理解其中的道理。志愿者们邀请油店村的儿童、家长及社会群体参与法条“你抽我答”的小游戏,志愿者们将事先就准备好的从《中华人民中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精选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条知识汇编成题库,邀请参与者抽取其一,志愿者会根据题目内容阐释其中蕴含的法律知识。“你抽我答”法条知识实践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效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了其中的奥秘,明白遵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图为孩子们参与“你抽我答”游戏活动。淮北师范大学 施静 摄
志愿者们一路向前,一边走一边进行街头采访,向村民们介绍当前社会对未成年群体的关心状况,与村民们交流关于未成年人身安全的相关问题,采访村民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意见。群众们普遍认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作用深远。当然,其中有一位村民注意到,虽然社区、学校、家庭都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积极拥护普法宣传,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他提到比如普法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针对性不强等,这位村民也提出一条建议,他表示最近未成年人关于网络诈骗类型犯罪的案件频发,大多受骗者这方是未成年人,的确如此,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还不能完全靠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建立中,这时有什么“侧敲旁击”很容易走上不正路,这位村民建议加强对这方面法律知识的宣传,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讲解,建议加强家校合作。志愿者们进行了深深反思,一致认为这很有道理。

图为志愿者介绍当前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状况。淮北师范大学 储留馨 摄
接着志愿者们集中宣传,采取有奖提问的方式,面向全体群众进行宣传。针对志愿者们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的人可以获得由志愿者们事先准备好的铅笔、笔记本、普法小扇子等奖品。群众们都很热情、积极参与。等最后一项活动开展结束时已经是傍晚了。有一位志愿者队员发出感慨:“法律作为社会生活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对法律知之甚少,甚至存在错误理解,所以普法教育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群众和民众。尤其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就更少知道一些法律常识了。今天过得特别充实、很有意义,切身感受到了油店村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友好和善良,在实践活动中,他们积极配合、认真听法律知识、虽然存在方言交流的不便,但丝毫不影响活动的开展,他们很有耐心。法律的阳光会普照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公民会切身感受到法律的温暖与力量。”

图为孩子们参与“你抽我答”游戏活动。淮北师范大学 施静 摄
新的法律问题和挑战不断涌现,普法宣传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关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教育需求,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来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的“三下乡”队伍“精准普法”,普法不是任务,是每个人通往幸福生活的通行证。

图为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的合影。淮北师范大学 施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