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管工学子三下乡:豫博寻根,历史长卷,青春笔触

时间:2024-08-29 09:43:36 关注:
开启历史之门  探寻文明印记
       七月的郑州正值炎炎夏日,骄阳挂在河南省博物院上空,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历史的长廊上。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践团队成员,以“赴河南省博物院历史调研”实践团队的身份,踏入了这座历史文化的殿堂。他的任务是深入探索和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背景、政策及相关规划,以期对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据悉河南省博物院,作为一座集历史、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着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商周的青铜器,再到汉唐的瓷器与书画,每一件展品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缩影。在博物院的青铜器展区,安徽工业大学实践团队成员被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深深吸引。其中,一件名为“司母戊鼎”的青铜器,吸引实践队员驻足观察许久,据馆场工作人员介绍,“司母戊鼎”以其雄伟的气势和精细的纹饰,展现了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图为实践队员所摄青铜器“司母戊鼎”。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阳春 摄
实践团队成员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对商代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步入彩陶展区,实践团队成员对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件件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彩陶,不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习俗,也展现了他们的艺术审美。实践团队成员通过这些彩陶,仿佛能够窥见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社会风貌。汉唐时期的瓷器展区同样吸引了实践团队成员的目光。这些瓷器以其精美的造型和绚丽的釉色,展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卓越成就。实践团队成员认为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瓷器,探讨了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和变化。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在书画展区,实践团队成员在馆场讲解员介绍下,对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从诸位古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到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与壁画,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实践团 
队成员通过观摩和学习,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风格和技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员所摄壁画“四神云气图壁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史阳春 摄
走访群众交流   聆听文化回响
           在实践活动中,安徽工业大学赴河南省博物院实践团队成员不仅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更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参观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通过问调、对谈等形式,收集了参观者对博物院和文物的看法,这些宝贵的意见或许能为博物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于此同时实践团队成员也一并走进社区,与当地居民们分享了他们在博物院的所见所感。通过当地社区举办小型展览和讲座,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社区居民与实践队员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博物院的兴趣。在与社区民众的交流中,实践团队成员积极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分享了其在博物院中的所见所闻。社区部门通过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加深了其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随着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实践团队成员们带着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实践活动的宝贵经验,返回了校园。他们的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回望前行道路  畅享未来展望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他们回顾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分析了实践活动的成果和不足,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团队成员们对实践活动的成果感到自豪,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次实践活动,是对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对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们更加坚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作者:史阳春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