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时间:2024-08-29 09:50:43 关注:
为发扬红色文化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安徽工业大学管工学院赴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实践队参观了广西革命纪念馆。

图为广西革命纪念馆石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新  摄
 
 
广西革命纪念馆位于广西烈士陵园内,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国防教育的中心场所。广西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61年,地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区的长堽路尽头,也就是广西药用植物园旁边。最早时是叫“南宁佛子岭革命公墓”,后来到198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的名字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1986年9月亲笔题写的,一直沿用至今。
 
 
 
 
 
 
 
 
 
图为实践队员来到纪念馆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叶宇杭 摄
 
 
 
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走进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物展品、一段段生动的文字说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广西革命的峥嵘历程。
 
图为革命纪念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新 摄
 
从早期的农民运动到抗日战争的烽火,从解放战争的硝烟到新中国的成立,广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看着那些烈士们的遗物,用过的简陋武器、穿过的破旧衣衫,心中涌起无尽的敬意。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用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铸就了不朽的功勋。
 
在纪念馆中,我们还了解到许多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守信念,为了理想舍生忘死。这些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图为纪念馆前的红色立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文博 摄
 
广西革命纪念馆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雕塑、油画、场景复原等手段来再现历史史迹,同时,融合民族文化、民族符号于空间和展陈细节,体现了浓郁的广西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极具丰富的观赏性、互动性、教育性和艺术感染力,是广西红色文化的标志性景观。
2023年5月,在广西退役军人事务厅、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由自治区博物馆、广西革命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南宁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湘江战役“三馆”等单位发起的广西革命历史纪念场馆联盟在南宁成立。

图为馆内标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梦祥 摄
 
参观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走出广西革命纪念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作者:薛梦祥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