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扬州舟楫千里,运河悠悠文化承

时间:2024-08-29 10:40:47 关注:
实践团队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对大运河的历史变迁、科技成就和非遗保护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深入调研和探访,深入了解大运河红色精神和文化底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一座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兼顾旅游休闲与对外交流的专题性博物馆。当实践队首次踏入其中,一股源自2500余年前的悠久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古老的文物、一幅幅陈旧的画卷仿佛在不断诉说着历史的变迁。透过这些,队员们似乎亲眼目睹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凿运河的艰辛,在馆内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他们详细记录着每一个重要的历史细节和文化内涵,亲身体会着运河在中国历史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随着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入进行,队员们来到了活字印刷工艺的操作展示现场。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项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技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在馆内工作人员的指引和帮助下,实践队员按照操作步骤一一准备好活字印刷所需的材料工具,将活字严格按照顺序方向依次排入牌子盘中,均匀涂抹油墨后将纸张进行施压,使其与活字充分接触,进而完成印刷。这一系列操作让实践队深刻认识到活字印刷程序的繁琐复杂以及对手法要求的严苛细腻,亲手触摸着新鲜印刷出的每一个活字,体会着匠人们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印刷术这类大运河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先人留给后世的瑰宝,而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握紧“接力棒”,做好“奔跑者”,积极主动传承起运河历史文脉,坚定千年传统文化自信,常怀运河情,再续扬州梦,共筑“好地方”,为运河文化的进一步建设发展升级赋能。
 
 
 
 

图为实践队队员体验活字印刷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心怡 摄 
沿着运河遗址,实践团队来到了被誉为“晚清第一园”的何园。何园以融合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园林的豪迈著名,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参观何园,仿佛是踏入了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每一块假山奇石,每一湾溪流小径都体现了古人的匠心独运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在学习的同时,实践队员们也深刻意识到保护发扬历史文物的重要性,何园既是古人聪明才智的结晶,也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场所,其存在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这里,队员们不禁对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心生敬意,也激励着他们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灿烂辉煌。
 
离开遗址后,实践队员们仍然内心震撼,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独树一帜,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那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大运河,作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笔色彩,润泽着两岸世世代代的人们。大运河,这条古老的水道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更是承载着百姓对美好未来无限的期望与梦想。大运河的波光粼粼之中,不仅隐匿着对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探寻与追溯,更是对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
 
仰俯中华上下五千年,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大运河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十年一瞬,古河新生。本次实践活动虽已接近尾声,但实践队员们的征程才刚刚启航,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也定会以创新思维探寻文化内核,借现代技术演绎文明精髓,携“运河精神”保护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老文明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绚丽光彩。
 
作者:薛菁菁 张梦缘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