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社会对于孤独症患者的关注度,发扬无私奉献、平等包容的志愿服务精神,给孤独症患者送去温暖和关怀,7月11至17日,兰州大学关爱孤独症患者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兰州市欣雨星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和西安市天爱智障儿童康复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与他初识,搭建爱意的桥梁
孤独症患者被称为“来自星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有缺,亦有圆。在兰州市欣雨星儿童心理健康康复中心,志愿者们初次接触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时,或许慌恐、局促,而机构的老师们耐心与同学们讲述和孤独症患者相处的注意事项,“把他们当平常孩子来看”尤为重要。志愿者们观察机构老师的上课方式,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
7月11日,志愿者们一行人员来到兰州市欣雨星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带领这里患有孤独症的小朋友完成了专属串珠手链的制作。他们似乎不注重手链的成品,而是看重串珠的过程,所以他们把珠子穿上去又取下来。志愿者们寻找着带有孩子们姓名首字母的珠子,化身流动的“火车头”,和同行的家长一起,一点一点和孩子们享受着串珠的过程。
图为团队成员分发串珠 李双耀供图
7月13日,志愿者们到达西安市天爱智障儿童康复中心,与这里的孤独症患者初见,他们十分活跃。在组织的一次外出实践中,志愿者们和孩子们有了更亲密的接触。他们会彼此手拉手出行,他们会随音乐舞动不灵动的肢体,他们会大方地给出自己的白饼。尽管他们智力不及正常人,但团队里的“小班长 ”会关心到每个人,去拉架,去收拾遗落的垃圾,去走在队伍最后陪伴落单成员。初识,志愿者们看到了这些孤独症患者身上可贵的闪光点。
与爱同行,走在善意铺满的路上
7月14日,在西安天爱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的烘焙坊,志愿者们和前来献爱心的叔叔阿姨一起,为这里的孤独症患者做糕点。依照配方,志愿者们帮忙切水果、打鸡蛋、和面粉、摆放模具。随着烤箱中香味四溢,枣糕出炉,水果果冻也随之进了冷藏室。在制作过程中,叔叔阿姨与志愿者们讲述了和天爱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的故事:每逢中秋,他们会和这里的孩子一起做月饼……志愿者们也尝到了他们这样特殊的月饼。
图为团队成员一起做枣糕 李双耀供图
7月17日,志愿者们一早到达天爱智障儿童康复中心,此时已有爱心人士前来,为这里的孤独症患者免费理发。孩子们十分配合,笑脸盈盈夸好。理发的阿姨亲切的与孩子们打招呼,显然这已不是第一次前来奉献爱心。
志愿者们和来自社会不同的地方的爱心人士心连心,一同为孤独症患者送去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爱。天涯海角,鲜花还在,星星之火,不灭不熄。
与你同在,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孤独症无法自愈。在与孤独症抗争的路上,患者的家人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在兰州市欣雨星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的上课过程中,志愿者们观察到,每一位孤独症患者都有家长陪同,或许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许是工作繁忙的父母,或许是年轻有活力的哥哥姐姐,他们都风雨无阻地陪伴孩子们在抗争的路上,爬起跌倒,跌倒爬起。
“其实这些孤独症孩子的家长心理压力也很大。他们不仅要照顾和教育孩子,还要赚钱养家。机构只是一种帮助,但日常生活更多要靠患者的身边人。”欣雨星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心的老师这样和志愿者们说到。在进行志愿活动时,家长们也都是笑脸盈盈,不断地给孩子们纠错,或许在志愿者到来之前,他们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孩子被配合、情绪崩溃、难寻希望的绝境,但他们在时间沙漏的不断溜走中,初心依旧,无论几何艰难,“我不放弃”。
图为团队成员陪伴孩子们玩耍 李双耀供图
于志愿者而言,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宝贵的身心成长机会,更在他们对于世界认知和价值观塑造上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青年力量如天之初日,必将有夫偌大之世界,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青年,关心特殊群体,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从小事开始肩负起青年责任,为时代不断输送中坚力量,青年一代一直在行动!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留念 李双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