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映古韵,振兴启新篇
7月7日至10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落纸云烟,赋能乡村”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刘贝贝的带领下赴泾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传承非遗宣纸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本次学生调研团队的队员们全部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城市建设工程系的青年学子,调研得到宣纸文化园、泾县文化馆及各级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并非单向助力,而是相互赋能。许多非遗项目本就源自乡村,在乡野沃土中生生不息,不仅可以通过形成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也能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提供有益滋养。
追寻宣纸足迹,传承宣纸文化
7月7日,实践团队来到了中国宣纸文化园进行参观,认识了解宣纸的发展历程,体会感受宣纸的精神内涵并且亲自体验了宣纸的制作工艺。同时队员们在文化园中发放有关宣纸的调查问卷,用来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大众们对于宣纸的了解,以此来优化队员对于宣纸文化的研究方向。“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这是郭沫若1964年专门为宣纸所题写的,短短三句话,三十八个字,精辟地将全世界闻名的宣纸艺术作出了历史性的勾勒,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宣纸的地位和唯一性,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瑰宝。
(图为宣纸文化园门前的集体合照)宣纸不仅是传统书画艺术的最佳承载体,更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曾被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拉开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手艺传承人赵永成师傅曾作为奥运火炬手,这些无一不是在诠释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队员们采访汪师傅的过程中了解到:宣纸的制作工艺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来源。宣纸的白代表着手艺人的仔细,108道工艺,每一步都不容马虎。“宣纸的发展有过许多艰难时刻,但队员们手艺人都坚持了下来,一个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容流失。”手艺传承人汪息发坚定地说道。宣纸虽薄,可纳星空浩瀚;坚守虽难,可续文化千载。他们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将一生奉献给宣纸,择一事,终一生。
重温宣纸故事,感悟时空力量
7月8日实践团队来到了云岭镇的新四军军部旧址,深度挖掘宣纸背后的历史故事,认识了解了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日常风貌,也观摩感受了徽派建筑的精美。站在这革命先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队员们们仿佛穿越时空回顾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了新四军与宣纸的红色故事。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宣纸停产停销,致使许多书画家无法购买宣纸。此时,驻扎在皖南山区的新四军,在了解到传统宣纸业的悲惨现状后,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全力帮助泾县宣纸业恢复生产,使得宣纸业在特殊的背景下得以生存。宣纸成为了当时《抗敌报》的宣传用纸。一张小小的《抗敌报》,不仅见证了宣纸的发展历史,也承载了新四军的革命精神,是“非遗+旅游”新模式的生动载体,在这场红与白碰撞的历史中,新四军的红色精神已经深深的浸入了这片土地上,这种结合同时也为泾县的文旅注入新活力。
(图为抗敌报原件)
饱蘸时代墨汁,书写文化篇章
7月9日实践团队来到了泾县谢园东路参观了著名的宣笔制作·工坊——守艺人精品文房。近距离了解了宣笔制作工艺,切身感受到了制笔过程的精细,并采访了中科大客座教授佘征军老先生,老先生在文化传承方面跟队员们进行了深度的解析和独到的理解,让在座的各位都仿佛置身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见证了文化带来的悠久历史。
(图为对佘老先生进行采访)当天的下午,佘老先生正好在给从济南来研学的小朋友们讲述宣笔的历史及其制作工艺,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呢?在提及宣笔的发展时,老先生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宣纸名扬四海,宣笔却鲜为人知。宣笔的传承发展需要更多年轻人耐住性子坚持下来。”传承发展宣笔的工艺,需要耐得住寂寞,更是要热爱所继承的文化。佘老先生挥毫留下了“工匠精神”四字墨宝,而“尖、齐、圆、健”,宣笔的每一个特点,正是源自制笔匠人的“工匠精神”,它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是“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是“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是“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更多新鲜血液继承发展工匠精神。
(图为佘老先生为实践队题字)
聚焦宣纸发展,展望振兴之路
7月10日上午,团队前往了小岭村实地考察宣纸带动乡村振兴的情况。当询问到宣纸产业发展问题时,村民们纷纷诉说近年来的成果。“队员们村现在利用电商经济和短视频平台的宣传,宣纸被更多人所知,销售路径越来越广,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一位村民笑着说道。在宣纸的带动下,小岭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产业”乡村振兴道路。
在唐馆长的推荐下,实践队来到了宣纸技艺加工者郑智源的风和堂中,近距离的感受到了宣纸经过二次加工后所呈现出的壮观之处,原本亮白的宣纸在郑师傅的手中绽放出不同的颜色和样式,这让加工后的宣纸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大大的促进了宣纸的销售,让宣纸真正成为泾县的文化明信片。
(图为郑智源老师为实践队讲解宣纸技艺加工)下午团队来到了泾县文旅局并邀请了文化馆馆长唐飞就泾县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开展了一次座谈会。唐馆长指出,泾县的文化旅游可以概括为五个“一”。一首诗,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真挚深厚的友情;一面旗,是新四军艰苦抗战,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一张纸,是宣纸墨韵万变,续中华文化千载;一条路,是桃岭六道弯,连接云端天路和水墨江南,风景秀丽、惊险曲折;一幅画,是“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如世外桃源般的查济古村,宁静古朴、隽永秀丽。“近些年泾县由五个“一”出发,推广“非遗+旅游”,“非遗+产业”新模式,为泾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唐馆长欣慰地说道。未来泾县坚持五个“一”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实际,抢抓机遇,一定会打造出长三角一体化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文旅模式,建设美丽泾县。
(图为实践队与唐馆长对于文化传承为主题进行座谈会)
结语
非遗是富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深挖非遗的价值内涵,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促进文化内容与各类产业融合发展,使非遗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让广大手艺人发自内心为自己作为文化传承纽带而感到骄傲。更重要是让文化渗入生活和各项产业,做好文旅结合,加强非遗的宣传力度,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在宣纸上书写乡村的恢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