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六堡茶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六堡镇中心街。坐在老茶人蒋永春开设的茶庄里,一边喝着香醇的六堡茶,一边听他讲述以前六堡镇里的故事。
蒋永春是市级“非遗”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通过家传和师传方式学习六堡茶传统制作技艺。蒋永春祖辈世代做茶,自小耳濡墨染。十六岁初中毕业后,师从原六堡英记茶庄老板邓泽才,将自身传统制作技艺进一步精化。2005年,蒋永春在六堡镇中心街道上开了一家六堡茶专卖店,多年来见证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
图1为市级“非遗”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蒋永春
蒋永春告诉实践团成员,六堡镇种茶历史悠久,不过以前多是茶农自家种植几亩地,规模并不大。20多年前,梧州曾动员农民砍掉茶树以发展松香产业。而随着近年来六堡茶的名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六堡茶的价值,纷纷前来种茶设厂。如今,六堡茶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图2为实践团成员聆听蒋永春讲话
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传统的农家六堡茶需通过杀青、揉捻、沤堆、初蒸、发酵、复蒸、加压、干燥、晾置、陈化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制茶人的手艺和经验尤为关键。据悉,农家六堡茶可以比机制六堡茶多冲泡近十道,而不改其“红浓陈醇”特色。尽管传统农家六堡茶质量上乘,但由于成本高、产量低,其市场份额正逐渐流失。如今,六堡茶制作工艺大多采用机制,而蒋永春却始终坚持手制。“老祖宗的东西总得有人传承。我们要坚持传承原产地、原茶种、原生态,将纯手工制作原汁原味的六堡茶发扬光大”。蒋永春如是说。
图3为实践团成员与蒋永春父子探讨非遗六堡茶
与蒋老对话,受益匪浅。正是有了蒋永春等非遗传承人的执着与坚守,六堡茶才能够焕发出愈来愈强劲的生命力。实践团成员认识到,在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时,重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尤为重要。通过放大劳模品牌效应,强化劳模工匠引领,促使昔日荒山变金山,茶园变成致富园。
通讯员:刘珍、刘秀丽、梁秋慧、梁建伟
来源: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六堡茶乡暑期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