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重外青年助力丰都非遗传承,唱响匠人精神

时间:2023-08-11 13:02:14 关注:

为进一步了解国情民情,扎根基层,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发扬当地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承,近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奋楫扬帆·铸梦丰都”前往重庆市丰都县龙孔镇寻找当地非遗龙孔吹打的传承人冉龙华以及非遗戏牛舞的领班人秦鹏。将青年力量融入非遗血液,接力非遗传承,焕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据悉,龙孔吹打作为长江沿岸吹打乐的代表,流传于丰都县部分南岸乡镇,融汇了民间乡土风和宫廷礼乐风,极具地域特色。在冉龙华先生的介绍下,队员们了解到了龙孔吹打的形式内容,冉龙华先生作为当地有名的冉家班班主,甚至兴致勃勃地为队员们当场展现龙孔吹打的调子及手势。
“我从小就看上那个,我也喜欢这个,不够喜欢怎么学得起嘞。“冉龙华先生表示因为对龙孔吹打足够热爱,才会坚持到现在。他告诉实践团成员,自己知道龙孔吹打赚不了多少钱,但总要有人学这个,将它传承下去,于是冉先生创立了冉家班,无条件收徒弟学习龙孔吹打,倾囊相授自己的毕生所学,他一直在坚持做的就是保护这项非遗文化,一代代传承。“他那些徒弟学成之后都走了,也不回来。”带领实践团来到冉龙华先生家中的龙孔镇大面场村书记说。
在对非遗龙孔吹打有一定认识后,实践团成员紧接着来到龙孔镇戏牛舞领班人秦鹏的家中,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立在大厅正中的棕草编制而成的神牛,堆在地上有半个成人高。据秦鹏先生介绍,这个便是戏牛舞表演的重要道具。戏牛舞是龙孔镇民间传统舞蹈,它通过舞蹈这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人和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场面,传递着农耕时代人与动物的不解之缘和诸多的历史文化信息。戏牛舞流传近400年,至今仍然活跃于龙孔镇及周边。
“一般用的音乐就是我们的民间音乐,它有四种乐器嘛,就是大锣、小鼓,一个镲子、一个小锣,想热闹些的话,就加两把唢呐。”秦鹏先生不仅为实践团介绍戏牛舞的配乐,表演形式及内容,还邀请实践团队员们亲身体验,藏入神牛道具中,学习戏牛舞的一些表演动作。
“其实每年县里面都会有下乡的演出,但对一般的人来说,我们是争取不到这种演出机会的,我们现在考虑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戏牛舞,想把它传承下去。”谈及戏牛舞的发展现状,秦鹏先生告诉实践团,希望自己能为戏牛舞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对非遗文化——龙孔吹打如今所面临的困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团队长秦诗壹表示,走访了冉龙华先生和秦鹏先生的家,发现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困难,人才的流失与传播的闭塞都使得龙孔吹打、戏龙舞走向衰落,将龙孔吹打及戏龙舞以更多样的形式带到人们眼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主动去发扬传承它,大学生下基层就应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当地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时代快速发展下,非遗文化的生存空间看似在减少,但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乘势而为,将非遗文化与新时代产物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将非遗文化带出小小村落,将济济人才带回家乡振兴。

 
 
作者:林舒淇 来源:社会实践“三下乡”前往重庆市丰都县龙孔镇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