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随着疫情的结束,旅游业也迎来了复苏的契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社会活动实践之际,以家乡为大课堂,对家乡的旅游业进行调研,从中感悟思想伟力,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三省交界,是四川盆地通往云贵高原的过渡区,也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因“五尺道”和“南夷道”而成为“南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被誉为“锁钥南滇,咽喉西蜀”。近年来,昭通市以其适宜的气候、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的饮食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以下是昭通市的一些比较著名的景点:
-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大山包景区以其广袤的湿地草原和珍稀动物黑颈鹤而闻名。这里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黑颈鹤。景区内还有鸡公山等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使得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高山草甸的壮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活力。
图 黑顶鹤 来源:看云起
- 西部大峡谷温泉景区:一个集温泉沐浴、休闲度假、商务洽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温泉水质优良,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身体健康有益。景区内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和美食餐厅,为游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3)
豆沙关景区:豆沙关是昭通市盐津县的一个古镇,以其险峻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名。这里曾是古代入滇的要隘之一,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景区内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4)
扎西老街:这里曾是红军长征的途径之地,扎西老街与威信县扎西纪念馆毗邻,老街融合现代与传统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可以感受民族文化,品味威信特色小吃,感受红色文化。
图 扎西老街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为促进本市的旅游业发展,昭通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昭通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指出,构建“一心三带四线”新格局,到2025年初步建成面向滇川黔渝的“大美昭通”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该文件中着重优化现有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各县特色旅游景点的优势。《昭通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我市AAAA级旅游景区将增至15个及以上,AAA级旅游景区数量也将提升至30个及以上,确保我市A级旅游景区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将着力打造3条具有地区优势和吸引力的优质旅游线路,并设立100个以上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在这些政策的实施与带动之下,我市旅游业将迸发出磅礴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本市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 旅游品牌影响力弱:与云南省其他旅游城市如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相比,本市旅游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发展也稍逊色,在大多数游客中,主要是西南四省游客居多;
- 旅游服务参差不齐:虽然昭通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在部分区域,如导游服务、酒店管理和餐饮质量、景区管理等方面,其服务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 历史文化挖掘不深:尽管许多景区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已经考虑了历史文化的发掘与融入,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历史文化的挖掘往往显得不够深入,只是浅显地展现了其影子,未能全面、深入地展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扎西会议地址为例,除扎西纪念馆能反映有关的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但是在其他地方少见有关的红色元素。
- 设计有待增强:一些旅游景区在设计上显得较为粗糙,规模偏小且缺乏独特的吸引力。部分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人为干预过多,导致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甚至对自然景观造成了破坏。此外,这些景区在整合旅游六要素(行、游、宿、食、娱、购)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游客在餐饮和购物方面难以找到有特色的体验和产品。
来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做好文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突出本市特色,进一步提升本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 提升管理设计质量:优化景区设施建设,打造行、游、宿、食、娱、购六要素一体的综合型景区,注重突出特色,和谐开发景区自然资源,同时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管理能力,打造合理舒适整洁好服务的氛围,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 深入发掘历史文化:在景区的设计与规划中,应更加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以更全面、深入的方式展示其历史文化内涵,使游客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其历史文化的魅力。
本次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通过对本市旅游业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了本市的特色旅游文化、相关的旅游政策,同时对于本市的旅游业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受益匪浅。最后,欢迎来到我的家乡,感受自然风光、特色小吃,漫步高山草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