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南京财经大学“疆禾”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对新疆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尼勒克买里村种子研学馆进行了专访。此次专访旨在深入了解种子研学馆的发展现状、功能特色以及在农业科普和文化传承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种子研学馆占地面积为450平方米,于2021年5月份建成。建成以来,该馆分别获得了自治区和自治州的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并与伊宁市的24个中小学建立了研学合作,截至目前已接待了5万多名学生前来研学参观。
据了解,种子研学馆所在的村前身是国营农牧场,曾是伊犁州良种繁育中心。这里有着培育优良种子的基础,改制后,现有的种子得以集中,科普知识也得以展示,起到了科普教育的作用。
在专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种子研学馆的科普内容丰富多样。从种子的发芽阶段开始,陆续讲解种子的展业、开花结果等各个阶段。馆内展示了不同种子发芽的形态,介绍了不同的栽种方式及其原理,还着重介绍了包衣种子,即在播撒到土壤之前对其喷洒农药,以防止病虫害,让种子健康成长。此外,还涉及到根茎叶不同器官的作用、光合作用以及风媒、虫媒、水媒等不同媒介对植物开花结果的作用。
在品德教育板块,通过展示丰收的图片,让孩子们了解到粮食浪费的严重性,懂得“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时,还介绍了中国农业领域的杰出人物,如袁隆平同志,他不仅解决了国内的粮食问题,还为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粮食不足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科普教育,种子研学馆还注重实践体验。原本在科普教育之后,会让孩子们到小农田的小菜地进行实践,亲手种植种子,体验菜地工作的过程。目前,种子研学馆正在进行改造升级,以提升其功能和服务质量。
在资金支持方面,种子研学馆的建设主要依靠援疆资金以及伊犁州通过自治区科协争取的专项资金。今年,援疆资金支持了电影院、施工研学馆、卫生间和综合活动会议室等项目的建设。此外,中国科协等上级部门也有一些专项资金向基层倾斜,投入打造村的文化阵地,提升其功能,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在建设过程中,虽然经济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如当地财政收入较低,基础设施不足,但只要资金到位,结合本民族本区域的特点进行设计建设,问题不大。
未来,种子研学馆将以种子延续化为基础,打造一个“种子+”产业链,与其他村的农业旅游基地形成一个线条,共同发展。
此次专访让南京财经大学“疆禾”团队对新疆伊宁市克伯克于孜乡种子研学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素材。相信种子研学馆将在农业科普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