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中,语言担负着“记住乡愁”和“留住乡音”的使命,是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保护和振兴苗语是乡村文化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让苗语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族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为了让来到白岩村的游客能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同时全方位的向游客们展现白岩村的民俗文化与人文风情。2024年7月9日重庆移通学院大数据学院青心白岩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了“苗普”双语导牌二维码制作,致力于让游客可以便捷地查看传统文化和特色景点的简介,同时听苗语感受苗寨的独特风情。

7月9日上午,志愿者们以前几天实地走访调研录制的双语素材为基础,开始为白岩村打造“苗普”双语导游二维码。志愿者们将录制的苗语与普通话双语导游语音及解说词,转化为便捷的二维码,作为链接外来游客与苗族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游客们只需扫二维码便能即刻听到白岩村相关信息及景点介绍,深入了解白岩村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此外,找本地居民录制的苗语版介绍,可以让游客更沉浸式地感受到自己是在少数民族村寨,感受苗语的神秘和独特,了解苗族文化的精髓与魅力,从而增强旅游体验的丰富性和满意度,促进白岩村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紧接着,志愿者们将“苗普”双语二维码与白岩村特色活动的汉语简介相融合,并配备英语翻译,制作出了“苗普”双语导览标识牌,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够畅游白岩村。这些导览牌将被安置在村内的各个角落。此外,志愿者们还怀揣着更远大的愿景,他们希望这些简单的二维码,能够成为苗乡文化的一张张数字名片,跨越地域的限制,将白岩村的故事与风情传播至更广阔的天地,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探访,亲身体验白岩村的文化底蕴。


青心白岩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满怀激情,以镜头为笔,以心灵为墨,勾勒出白岩村的如画风光与璀璨文化,他们希望通过这些珍贵的影像与深情的讲述,搭建起一座连接外界的桥梁,让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白岩村。志愿者们深知,乡村振兴的道路虽长且艰,每一份关注都是对乡村振兴的助力,每一次携手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许。志愿者们会继续并肩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发光发热。萤火虽小,汇聚成光。
指导老师/陈安琪
撰稿/卿艳
摄影/丁乙芯、李艳林
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