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语族”作为中性的学术概念,最初由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提出,提炼的空间范围是“中国东南”,并未确指中国东南的某一具体特定地点。考古遗迹的空间分布结构,跨越时空的历史变迁,物质流动、族群迁徙,在时空观念、人地关系等基础学科体系视角下,延伸出诸多“源起”与“迁徙”的知识可能与历史想象。现福建省境内多处史前人类聚落遗迹考古表明,这些早期人类群落,都可能是南岛语族的祖先,且其外迁路线亦非一条,操舟驭水,离岸南去,或桥陆东向,启程之地,也绝非一处。为深入探究这种历史可能性并传播这一推论,服务国家战略大局,7月8日下午,历史地理学院“南岛语族,同源寻根”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院院长王建红教授、地理科学系主任潘大东副教授、辅导员吴志平老师的带领下深入考察漳州市东山县大帽山遗址。
东山县大帽山遗址系距今5000年-距今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沿海贝丘遗址,大帽山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实践队沿曲折山路攀爬,伴随着老师的专业指导,实践队的同学们细致考察沿途自然环境,着重分析岩石特征,包括岩石识别、矿物组成、构造形态等自然现象或蕴藏南岛语族祖先的文化信息。实践队队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详细记录观察结果,追溯当地古地理环境、古气候条件以及区域地质构造的历史演变,深化对该地区史前文明地理环境基础的理解。
实践队成员利用专业仪器,对贝丘遗址附近的山顶堆积物展开详细的勘察与分析,力求从大自然的细微痕迹中破解过往的密码。尤其在进行岩芯剖面钻探时,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团队成员展现出极高的协作精神,共同努力驾驭着庞大而笨重的钻探设备,逐步深入地表之下,取出岩芯样品,解锁更多关于南岛语族先民的生活环境、食物组成、食物来源和古气候变化等的信息。
在完成地层钻探和剖面分析后,队员们采集散落各处、经漫长地质时间洗礼的贝壳样本,这些贝壳极有可能是南岛语族先民食用之后遗留下来的残留堆积物,为实践队提供无价的古生态与古人地关系的实物证据。另外,队员们也了解到位于大帽山顶峰的蛙人舞蹈岩画,这些岩画较东门屿青铜器时代的太阳纹岩画还要早千年以上,与大帽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约相距160米,二者都为南岛语族人群迁徙和史前两岸文化交流提供新的证据。
实践队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考古学家据这些海洋贝壳碳14测年结果,揭示该遗址的年代为距今5000年-距今4300年。遗址所显示的文化特征在闽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具有代表性,且与东山的苏峰山遗址、城安北澳尾遗址和诏安县的腊州山遗址等有诸多相似之处,表明它们可能属于闽南地区的同一个文化传统,故提出“大帽山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概念。
随后,潘大东老师展开一场富含科学深度的讲授,他从地理科学专业视角,结合台湾海峡地形和末次冰消期以来全球的海平面变化特征,详细剖析台湾海峡和大帽山地区的地理环境背景,重点介绍“东山陆桥”概念,这是一个基于古地理学、古海洋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末次盛冰期时期全球高山高纬冰川广布,海平面位于现今海平面以下120-150米,现今中国东部的广大的大陆架广泛出露,现今台湾海峡的平均水深在60米左右,即当时的海水还未上升到台湾海峡,台湾海峡在当时还是一个宽广的山地峡谷地带,史前人类在这一带居住与生活,“东山陆桥”(地学上叫台湾浅滩,主体约在现代水深10-20米)则为一西至东山岛南澳岛一带东至澎湖列岛的近东西走向的较高台地。大约距今8000年-距今7000年,“东山陆桥”才最后被海水淹没。大约在距今10000年-距今8000年这两千多年时间里,大陆与台湾省(或澎湖列岛)之间只有这一条陆路相通,史前人类(包括南岛语族人群)和各种动物可以通过这条海上“陆桥”直接往来。实践队成员对“东山陆桥”和大帽山及其周边地区在末次冰消期以来所扮演的地理与文化交汇点角色有更为透彻的理解,深化大家对这一地区的古地理环境和史前人类活动的科学认知。
通过地质探测、考古发掘与多学科交叉的考察与研究,实践队成员不仅采集到宝贵的实物资料,更是在实践与学习中深化对南岛语族文化特征、迁徙路径及历史影响的深刻理解。随着夕阳余晖洒满大地,队员们在这一天的辛勤耕耘中,以其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对中华文化血脉延续的崇高敬意与时代担当。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南岛语族,同源寻根“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