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启航所见皆景,乘风破浪所得皆稔。腹有诗书气自华,德爱礼智、才兼文雅,林学阳来自湘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2019级本科生。涓滴流水汇以成河,在林学阳的不断努力下,现在他已经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走进了他的“梦校”。
携“旧友”揽星踏歌行,伴“新欢”争鸣步韶华
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他仍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林学阳以“新欢”与“旧友”二者为喻讲述自己的日常活动。曾经,林学阳信手拨弹、泼墨挥毫,以乐为伴,以墨为友,指下奏出声声天籁,笔下写出字字风骨。上大学后,林学阳选择了观看像《海绵宝宝》这样轻松有趣的动画片、进行阶段性的跑步等活动来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为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林学阳借用像“番茄钟”这样的学习软件来帮助自己合理规划时间,当完成自己所制定的学习目标时,就允许自己通过兴趣爱好进行调节放松。劳逸结合的理念让他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华实之茂成于慧学,光澜之章汇于善思
为了学好专业课,林学阳注重内在习惯与外在客观条件两方面的学习技巧:“首先是习惯的培养,我有不拖欠的学习习惯,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树立确切的目标,通过完成目标而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进行自我赋能。客观条件则是湘大优良的学风以及良师益友,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能放下成见,与师友在‘学术共同体’的环境下讨论学术问题。”
除此之外,林学阳认为科研能力的锻炼培养很重要,注重论文的发表,科研项目的参与都是不可轻视的,在本科生阶段就可以提前为研究生阶段做好准备。
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对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同时也是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而林学阳则有自己的独到方法:“要培养宏观的视角,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对课程有了总体的把握后,在阅读理解与背诵的过程中,再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知识学习消化。”林学阳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术能力的强化培养,在上专业课时会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了解领域内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培养自己在该专业的兴趣点。平日里,他也会参与一些学术会议或论坛,借此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回顾自己近四年的学习生活,林学阳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三个境界来形容: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第一层境界论述博学广识的重要性;用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描述学习过程中的耕耘与付出;借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谈及自己历经一番探索以后的心胸成长。
保研之路功不唐捐,硕果之收玉汝于成
得知自己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林学阳内心激动不已的同时,也认为这是长久以来自己付出的回报,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到底是选择一个在自己实力范围内的学校,还是选择一个可能超出自己实力的更优秀的高校,相信很多人在面对保研学校的选择问题是纠结不已。林学阳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双向的选择:对于自身而言,他一直怀揣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府深造的梦想,而与其他顶尖985高校不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中文系往年有招收双非院校的学生的先例。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成就了林学阳与人大这段奇妙的缘分。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得开始作出相应的准备,林学阳强调,要掌握自己所处院系的保研细则,按照细则提出的要求而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能力。林学阳将专业成绩放在保研的第一位,其次便是科研项目的研究。“我自身拥有三个科研项目,曾发表过五篇论文,这也是我在保研路上具有优势的一个条件。”回想自己在准备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林学阳觉得自己对于面临各种活动时难以抉择的问题很头疼。这时,他会征询师兄师姐和老师的意见,作出决定后便全身心投入其中,将自己有限的大学时间都花在刀刃上。
保研的准备过程中搜集信息,消除“信息差”是格外重要的。林学阳分享了自己的信息获取方式:一是通过前人的经验,向本校的学长学姐和自己理想保研院校的学长学姐们询问相关的信息和考研的要求。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来了解相关院校的招生情况及重要活动的报名通知,使自己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效信息,把握重要机会。
在准备过程中,林学阳将保研时间段分为前期与后期两阶段。他将大三下学期五月之前的时间分为前期,五月以后的面试分为后期。“前期,我会制定每学期细致的学习计划,比如这学期自己的绩点要刷到多高,英语6级要拿到550分以上,要发表几篇论文,竞赛要拿到几等奖。当目标明确时,自己就会自觉地去完成这些计划。”在后期,他会注重面试方面能力的提升,比如增加自己专业知识的储备,阅读更多专业相关的书籍,以万全的准备去应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最后,林学阳将《天才基本法》中的一句话送给学弟学妹们:“世界上的很多事,没有太大意义,真理与爱除外。”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林学阳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精简生活,专注学业。一个人的气质源自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诗意属于每一个前进中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