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7月21日,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延”途有你实践团队来到了延安枣园旧址和鲁迅艺术学院旧址,重温延安老区的革命历史,将青春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观旧址,所见的是对革命精神的吸收】
7月21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来到了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延安枣园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现已成为传播革命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走入枣园,映入眼帘的是刻着“为人民服务”的石碑。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聆听着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曹峰对“从勇尝野草,到饭吃半饱”的细致讲解,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形象在队员们的脑海中逐渐形成。
诵读着《为人民服务》,队员们在一字一句中深刻认识到,张思德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把自己化作种子,埋在了一个炭窑里,升华出一种伟大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队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队员赵辰颖表示:“张思德精神中蕴含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永远不会过时!”
【唱红歌,唱出的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7月21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鲁迅艺术学院旧址。鲁迅艺术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肩负着培养革命文艺人才、繁荣革命文艺的重任。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故事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实践队队员赵若帆谈道:“鲁迅艺术学院不仅是一所艺术院校,更是一个精神的熔炉,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鲁迅艺术学院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还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文艺作品。《黄河大合唱》由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作曲,诗人光未然作词,创作于1939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它以黄河为背景,通过八个乐章,展现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当队员们站在文艺馆前,用激昂的歌声演绎《黄河大合唱》时,那旋律如同黄河奔腾的波涛,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包饺子,包进的是对革命精神的敬仰】
21日晚上,在延安革命基地的厨房里,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本领,包出一个又一个各式各样的饺子,场面温馨而热闹。队员们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仿佛能感受到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岁月中的坚韧与乐观。这些饺子,承载着红色记忆,也象征着新一代青年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这种精神将继续激励着青年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探访红色足迹,传承革命薪火。在“为人民服务”与“张思德精神”的感召下,实践队员们将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用青春的汗水浇灌出更加绚烂的梦想之花。
江西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延”途有你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唐盛、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