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七月,盛夏如火,2024年7月4日,重庆移通学院大数据学院青心白岩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陈安琪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这七天的时光,不仅见证了团队成员与白岩村村民之间深厚的情谊,更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以教育关爱与旅游发展为主线,绘制了一幅青春担当的绚丽画卷。
揭秘白岩秘境,播种乡村振兴梦活动首日,青心白岩团队来到了白岩村,与民宿的张店长深入交流,了解白岩村独特的苗寨文化和丰富的旅游项目。随后,团队在张店长的带领下,对整个村庄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掌握了村庄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几天里,团队成员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他们穿梭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之间,采访本地居民、游客,倾听他们与白岩村的故事。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们不仅感受到了白岩村原生态的美丽和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还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童心启航,共筑绿色梦为了更精准地策划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们特地拜访了德高望重的老村支书,深入了解村庄的历史底蕴、教育现状及未来规划。同时,他们还通过细致调研,对村民的收入来源、生活支出等经济情况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些信息为后续的志愿服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团队还组织了小朋友们参与遵义会议精神、自然与生物多样性、水下生物、气候行动等课程。通过沉浸式学习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志愿者们引领小朋友们穿梭于白岩村的奇妙世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带领小朋友看到白岩村的生态多样性,培养他们对村子的文化认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创意版画,童梦绽放在活动期间,青心白岩团队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其中,綦江农民版画体验活动尤为引人注目,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物展示,引领小朋友们走进了版画的奇妙世界。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充分发挥创意,大胆想象,巧妙构思,将喜爱的动画角色转化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创意的版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孩子们才华与想象力的结晶,更是他们对艺术世界无尽探索与热爱的生动体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綦江农民版画元素在苗寨的宣传和展示,赋予了此次活动更深层的文化意义。綦江农民版画,这一源自乡土、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与苗族孩子们的创意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它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跨越语言的界限,共赏苗韵华章在青心白岩乡村振兴促进团的不懈努力下,一项精妙融合苗语与普通话的项目——苗普录音,顺利完成,团队为白岩村各个旅游项目都制作了双语导览,如蜡染,苗服,木工等。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纽带,它跨越地域界限,紧密连接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而苗语,则是白岩村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感。在此活动中,团队成员特别注重苗语与普通话的深度融合,两者的结合,既有利于苗族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又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随后,团队成员将录音制作成为二维码,只需一扫,即可轻松访问,随时随地聆听苗语之声,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此举是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一步。
苗族文化盛宴,一屏尽览古今韵青心白岩乡村振兴促进团还抖音直播白岩村风情,直播中,志愿者们身着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成为了最美的风景线。随着直播镜头的缓缓推进,一幅幅白岩村的绝美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美丽的乡村之中。直播的重头戏莫过于打糍粑活动与蜡染技艺展示。在打糍粑现场,志愿者们手持木槌,围着一口热气腾腾的木槽,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地将糯米饭捶打得软糯粘稠,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一幕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民俗活动的独特魅力。随后,在民宿管家的指导下,几位青年志愿者现场展示了蜡染技艺,他们手握蜡刀,蘸取熔蜡,在布匹上绘制出精美绝伦的图案。这些蜡染作品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也成为了直播中的一大亮点。
创新旅游路线,尽显魅力风情青心白岩团队深谙乡村振兴真谛,为此,他们深入调研,结合白岩村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族特色,设计出了多条旅游路线,旨在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分体验白岩村的独特魅力。这些旅游路线覆盖了白岩村的多个亮点,包括精美的苗寨建筑、生动的蜡染技艺展示工坊、丰富的农耕文化体验等。游客们可以沿着这些路线,深入体验苗族人民的生活,感受他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能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领略到白岩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在设计旅游路线的过程中,青心白岩团队特别注重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他们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详细的路线指引和景点介绍,还安排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和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真正融入白岩村的生活和文化之中。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心白岩团队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乡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需求与期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去,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指导老师/陈安琪
撰稿/李艳林
摄影/卿艳、丁乙芯、王一男、李艳林、陈红、陈施利
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