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木旋工艺,感受非遗古韵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6日电 为感受郯城木旋玩具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探究非遗媒介化现状下的郯城木旋玩具的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于2024年7月22日前往郯城木旋玩具博物馆拜访了郯城木旋玩具第十九代传承人樊森老师,通过观摩学习和亲身体验来感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木旋玩具的独特魅力。
图为木旋玩具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钰瑄 供图
初次迈入樊森老师的木旋玩具展馆,映入眼帘的便是樊森老师精雕细琢的木旋玩具,这些木旋玩具造型精巧、色彩鲜亮吸引了所有实践队员的目光。我们连连称赞:这简直是一件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樊森老师很高兴大家对木旋玩具如此感兴趣,并且热情地为我们讲解木旋玩具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樊老师告诉大家,木旋玩具已经走过了数百年的风雨征程,我们的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不禁感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也感谢前辈为我们留下来如此宝贵的文化财富!难以想象,眼前形式多样的木旋玩具竟然诞生于数百年前。凝视着它们,仿佛就是在和百年前的先辈们讲话。大概是初次认识木旋玩具的缘故,我们心中有着无数个问号:木旋玩具是怎么产生的?木旋玩具有什么意义?这些精巧的木旋玩具怎么制作而成呢?
樊森老师告诉大家:“木旋玩具的主题多取材于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图案以红、绿、黄三色为主,图案则多为各种花卉、动物等吉祥花纹,借此传达出人们的美好祈愿。”在我看来,这些愿望好像赋予了木旋玩具生命,使其更加生动鲜活,这也使我不得不我感叹于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了解木旋玩具之后,我们对其愈来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木旋工具的制作过程。樊森老师也毫不吝啬,一边指导一边讲解:“木旋玩具的制作需要经过备料、下料、上车床、砂光、打底、二次砂光、彩绘的步骤,不仅工序繁多复杂,而且每个步骤的标准和要求都极为精确。”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在这里耗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却连一个步骤都没完成。可见,木旋玩具的制作不仅需要娴熟于心的技艺,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韧劲。而那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木旋玩具更是凝聚着无数个像樊森老师一样的守艺人的精诚匠心。一削一凿凸显娴熟技艺,一图一画尽展慧心巧思。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守艺人们要克服金钱和名利的诱惑,静下心来才能做好非遗,这不禁激起了我对非遗传承人的敬仰之情。
图为木旋玩具手工课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钰瑄 供图
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工作室里,我们发现了有着截然不同风格的木旋玩具。一种是传统的木旋玩具,例如:虎头槌、小燕车、杂货……另一种是,创新的木旋玩具,例如:火车、西游记人物、闪光陀螺……樊森老师告诉我们,守艺人不仅要“守正”,更要会“创新”,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樊森老师在传承传统木旋工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了木旋玩具的款式、传播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崔贵珍 供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批塑料、电子玩具对木旋玩具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木旋玩具逐渐淡出了市场,也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从事木旋玩具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传承木旋工艺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木旋玩具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险境。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学习樊森老师一般守艺人的工匠精神,探寻更多属于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浪漫与智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的今天创造新的辉煌!(通讯员 杜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