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7月23日电(通讯员 宋培浩)7月23日,淮北师范大学“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志愿者来到安徽省博物院进行实地参观。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月14日,是当时全国四大样板馆之一。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建馆以来,安徽省博物馆以文物资源为基础,陈列展览为平台,文保科研为推力,宣教服务为保障,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获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展陈大楼被省政府纳入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刚走进博物馆的大门,立刻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感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雕像上的人们颜色里透露着坚毅,好像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都能昂首前进。
博物院大厅雕像
沿着展厅一路向前,我们见到一个又一个历史展品。生动展示了在安徽这片革命热土上,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几件展品印象尤为深刻。首先是那个中日武器对比,我们都知道在抗日战争的那个年代,中国是很贫穷的。而中国共产党更加贫穷,中国工农红军的武器装备与日军相比相差很大。但他们能战胜日军,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战斗,敢于与敌人抗衡到底的信念。
中日武器对比
而另一件是一件衣服。这是一件妇女的衣服,她叫马毛姐。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中,她正是穿着这件夹衣,用渡船载着解放军渡江的。上面缝缝补补的布丁,说明了她们生活的贫苦。但她们依然要帮助解放军,说明了当时解放军深入民心。习主席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是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真诚的人民服务员。”
马毛姐渡江时穿过的夹衣
此外,博物馆还利用墙壁和仿品一定程度上的模拟了一些战斗的现场,让参观的人们更好的体验感。感受当年战斗的残酷。
现场模拟场面
参观结束后,我深深地被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所震撼。这次参观不仅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安徽省的革命历史,也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正如博物院的结束语中说的:在中国人民革命征程中,安徽这片红色沃土孕育中国革命的炼原火种,汇聚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见证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承载中国革命的精神力量。江淮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拔荆斩棘,奋发有为,用坚定乐现的革命信仰、开拓创新的豪情毅力、敢于担当的牺牲,铸就出中国革命道路中的安徽功绩,书写出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安徽情怀,显示出中国革命力量中的安徽风范。而我们青年学子,要继承先辈们的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