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宿州7月22日电(通讯员 袁硕 曹宇)为深入了解淮海战役的革命历史,传承发扬红色精神,增强实践队员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蔡洼红色实践队赴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丁里镇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探索学习。
[导语]蔡洼村,位于安徽省萧县丁里镇,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村庄。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期间,蔡洼村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指挥部驻地。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一环,其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极为罕见。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首长在蔡洼村的杨家台子召开了会议,研究渡江作战部署和部队整改方案。这次会议是淮海战役总前委唯一一次全体会议,对战役的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学习党史,重在力行”。实践队员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深入红色故地,切身感悟红色精神。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纪念碑。再往里走,可以看到石桥、土台子 (杨家台子)、杨家院子,杨家台子高一米多,杨家院子分东、中、西三路,房屋共有65间。在这里,实践队员们通过对遗物、史料、照片的学习,感受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时代,学习了解了淮海战役的各个阶段,并从中了解到了许多细节和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在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纪念碑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珺琦 摄
“为什么指挥部的选址会选在杨家台子?”据讲解员介绍说,原因有三个:一是蔡洼距离淮海战役主战场距离适中,便于指挥,且地势低洼,周边尽是芦苇荡,较为隐蔽;二是杨家台子房屋较多,主体建筑为三排两进,适合华野指挥部安排使用;三是当时杨家受革命思想的影响,一家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与解说员聊天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以一种不同于课堂的更为生动的方式感受到了当年前辈们的革命精神。
在景区展厅的一面墙上,有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上,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左起)并肩而立,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自信和喜悦。1948年12月17日,总前委会议整整开了一天,在会议中间休息时,总前委五位首长来到院子里,在屋前的石榴树旁,由随军记者陆仁生拍照,留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五位委员弥足珍贵的唯一的一张合影。这张照片也在党史、军史和教科书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使后人得以目睹淮海战役指挥官的风采。
图为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介绍石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硕 摄
走过一间间泥土房,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旧址内作战部、会议室、机要处、总前委居室等多个展室,在展桌前遥想当年五前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风采。在大院内,房屋里陈列着尘封的石磨、淮海战役时的照片以及邓小平同志曾经用过的床椅板凳,无一不勾起游客对当年诸多往事的遐想与思索。正是因为众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谋略,怀瑾握瑜,才换得如今安稳幸福的生活。在蔡洼淮海战役纪念馆,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记录下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不少队员在听到感人之处时,不禁热泪盈眶。
图为淮海战役总前委蔡洼会议旧址历史场景复原雕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俞彦 摄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陈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中,萧县党政军民,积极参战,奋勇支前。“民工运送物资支援前线”、“各地青年积极入伍参军”、“妇女组织起来赶做军鞋"……通过指挥部旧址里陈列的图片,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当时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和军民同心的鱼水深情。
图为蔡洼革命历史展览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袁硕 摄
在参观结束后,队员们围坐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大家纷纷表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安徽省萧县蔡洼村作为“淮海战役”第一村,见证了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实践队员们在蔡洼红色景区了解过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感悟到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进一步坚定了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通过重走红色足迹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不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蔡洼村为起点,为新中国的红色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以小我带动大我,共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图为实践队员在蔡洼红色景区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