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安徽学子三下乡:金陵浩劫铭千古,红色精神照未来(纪实)

时间:2024-08-02 19:54:27 关注: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16日电(通讯员 杨能沐 曹宇)7月4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队集体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此次活动厚植了学生红色理想信念,增强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遇难同胞的缅怀。
踏入伤痛之地,感受历史沉重

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铭记历史的苦难,感受历史的沉重。走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首先冲击人们视觉与心灵的是一座巨大而震撼的雕塑,一位母亲怀抱着逝去的孩子仰天悲号,那扭曲的面容和无尽的痛苦仿佛能穿透时光,将参观者瞬间拉回到那段惨绝人寰的黑暗岁月。据悉,这座雕塑是众多艺术家饱含深情、精心创作而成,他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表现力,旨在唤起每一位参观者对那段悲惨历史的沉痛记忆。
图为《家破人亡》雕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龙芊惠 摄
沿着铺满石子的道路缓缓前行,肃穆庄严的气氛愈发浓重。史料陈列厅内,昏暗的灯光下,一幅幅触目惊心的黑白照片挂满墙壁。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照片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中精心筛选出来的,它们以最真实、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南京大屠杀那令人发指的残酷场景。照片中,无辜的百姓们眼神充满恐惧和绝望,老人、孩子、妇女,在日军惨无人道的疯狂屠戮下,生命如脆弱的草芥般被肆意践踏。陈列柜中的一件件实物都是日军的一条条罪证。日军使用过的军刀,刀刃已被鲜血染锈,枪支的冰冷触感仿佛还残留着杀戮的余温。据相关资料详细统计,这些凶器曾在短时间内无情地夺走了无数无辜鲜活的生命。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永远铭记在这岁月长河之中。
见证罪恶之证,铭记历史教训
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勇敢直面历史的罪恶,铭记历史的教训。缓缓移步至“万人坑”遗址,眼前是堆积如山的白骨,部分骨骼扭曲变形、残缺不全,默默展示着曾经的苦痛折磨。据馆内讲解人员所述,此处埋葬着众多遇难同胞,他们在日军的屠杀下丧生,而后被草草掩埋。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认真观看了幸存者的证言视频。一位白发苍苍的幸存者,眼中噙满泪水,声音颤抖地讲述着当年的悲惨遭遇。“那时候,到处都是枪声和哭喊声,我们无处可逃,日军见人就杀,我的亲人都死在了他们的手里……”老人声泪俱下的描述,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刀刃,深深地刺痛着实践队员们的心。
在纪念馆的静谧一角,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和平纪念碑前。这座纪念碑庄严肃穆,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祈愿。碑体上镌刻着“和平”两个大字,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名字,那些都是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实践队员们环绕着纪念碑,默默地阅读着碑文,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罪恶之证永不磨灭,真相当广为人知,和平正义永不缺席。
图为实践队员注视和平纪念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龙芊惠 摄

追寻和平之光,坚定前行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们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芷婧 摄
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坚定执着追寻理想。实践队员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但内心却被这次经历深深触动。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悲剧,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痛,也是全人类的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启迪。它告诉每一位参观者,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和平是需要争取和维护的。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相反,它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实践队员们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起点。实践队员们将以实际行动捍卫和平,努力学习丰富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华民族永远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经历为动力,继续在学术上深耕细作,在品德上不断提升,在行动上更加积极。
 
作者:杨能沐 曹宇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