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火炬永不熄,红色基因代代传。为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7月7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马鞍山爱国教育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马鞍山市濮塘革命烈士陵园,以“思念跨山河,缅怀催奋进”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践团队集体参观马鞍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墓群,组织祭扫活动,向革命先烈们表达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
思念追山河,祭扫传敬意绿荫芳草,像碑耸立,陵园荡正气。7月7日,实践队员于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前集合。初入陵园,巨人般高耸的烈士纪念塔屹立在眼前,它是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铭文的陵园卫士,守护这片陵园的庄重与肃穆。实践队员在烈士纪念塔前沉思了许久,通过烈士纪念塔的介绍碑,这片始建于1976年的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39名无名英雄和抗日英雄刘一鸿。
深入陵园,苍松翠柏之间,肃立的墓碑上镌刻着的是英烈们不朽的英名。实践队员俯身将烈士墓碑上的泥土与落叶擦拭干净,并集体默哀。
图为实践队员清扫烈士墓碑落叶
追忆见功勋,缅怀献哀思随着步入革命历史纪念馆,馆中肃穆的气氛感染了每一位实践队员,迈着沉重的脚步,实践队员仔细的参观纪念馆中的每一件展品,结合着展品的介绍以及关于革命烈士的事迹介绍,实践队员仿佛回到了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身旁是英勇奋斗、决不放弃的革命先烈们。先烈们在黎明前用牺牲自我的火焰照亮了新中国的道路,用鲜血与生命浇灌出了新中国的胜利。
图为实践队员在陵园内集体默哀
烈士舍身驱虎豹,英雄忘己惊天地。末至刘一鸿纪念亭。刘一鸿烈士在英勇的抗日斗争中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1937年12月间,当涂失守,作为当涂县采石邮政局局长的刘一鸿毅然辞去公职。回到家乡,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弹药,组织抗日自卫队,不断打击在江宁,当涂,溧水一带的日军和土匪,深得民心。1939年,刘一鸿部加入新四军,接受改编。同年6月,刘一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5月在一次试炮中负伤遇难。刘一鸿烈士虽然已经远去,但他英勇斗争,舍己忘人的精神依然永远流传。在他的明志诗中写道:“独夫民贼皆豚犬,祸国殃民媚于人。举国忠良皆拭泪,救亡济弱赖人民。”
实践获感悟,传承催奋进马鞍山烈士陵园长眠着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将青春和热血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实践队员脚步轻轻,怕惊扰了烈士们的安眠。在这片烈士陵园,我们不仅要纪念逝去的英烈,更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永垂不朽的红色精神将被后人铭记和传承。在这肃穆的陵园中,实践队员们共同感受那份超越时空的英勇与坚定,让这份敬意化作青春前行的力量,激励着青年学子挺膺担当,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革命烈士们的理想之光,将永远照亮前进的道路。
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这次的实践活动重温了对历史的记忆,增强了对先烈的敬仰,激发了对前行的使命担当。通过对烈士陵园的参观祭扫,实践队将坚定爱国主义信仰,强化集体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