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美丽中国”建设号召,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鹮水守望者——德清县朱鹮保护与生态研究小组”在德清县下渚湖湿地保护区附近进行走访调研并进行水质分析研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兵马未动,计划先行
6月30号实践团队在正式实践开始前与指导老师李非里进行了深入交流。 李教授在水质检测取水点及其指标、调查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上给出了详细的建议,我们也据此指定了详细的计划。
探索下渚,激情寻访
7月9号实践团队正式前往下渚湖进行实践活动,以水质采样和生物多样性的观察为核心任务。实践团队首先乘船前往乐岛,在码头附近进行了第一次湖水采样。乐岛上的环境静谧且植被繁茂,种植着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野生大豆,有可以通过观鸟台远距离观察野生的白鹭。随后,小队在连接乐岛与鸟岛的桥边进行了第二次采样。随后在鸟岛中,围绕朱鹮的野生训练笼舍做了三次采样。同时参观了位于鸟岛的博物馆。最后在蒹葭岛,进行了第六次湖水采样,并且当场做了PH值的测算。
精确测量,仔细比照
7月10号实践团队将带回的水样带至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ss(固体悬浮物)实验和氨氮铜锌等成分含量的检测,得出以下结论:所有样本中,水样中的铜、锌含量都远小于1.0mg/L,符合国家二级地表水(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规定。检测结果表明水样呈现弱碱性,pH为7.0~7.8,TP含量在0.5-1之间,也符合有关文献对下渚湖的TP总量的测算。水样中总氮均值<0.5mg/L,TDS在0.5附近波动,也都符合国家二级地表水的标准。适宜野生朱鹮等动植物的生存。
了解过去,共创未来
7月30号实践团队采访了了下渚湖朱鹮保护基地的袁女士,在采访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在过去的几年里,基地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包括朱鹮种群数量的增加、人工圈养笼子的扩建以及野化笼舍的建造。随着朱鹮数量的增长和技术的成熟,基地的人员配置也相应增加。朱鹮在达到性成熟并经过严格筛选和训练后,会被放归到适宜的野外地点,如衢州和江苏盐城。基地综合考虑朱鹮习性和自然资源进行选址并创新性地宣传朱鹮保护工作,基地在游客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政府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与政策支持以确保朱鹮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未来,基地将继续扩大朱鹮数量,增加放归地点,并加强宣传工作,推动朱鹮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生态宣传,共护朱鹮 7月28号阳光午后,家教时光里,实践小队成员引入了特别的主题——朱鹮。翻开画册,展现朱鹮之美,讲述其濒危与重生的故事。学生眼中闪烁好奇,平板上的纪录片更让其身临其境,感受朱鹮的珍贵与保护的重要性。课程尾声,支持他成为小小朱鹮宣传者,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人。这次宣传,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启迪。
实践总结,未来展望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本实践团队,着眼于朱鹮保护,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对朱鹮保护的了解以及对朱鹮栖息地水质的检测,充分认识了珍稀动物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宣传。为了下渚湖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状态,使得朱鹮可以不断在美丽德清壮大种群,本实践小组将持续监测下渚湖水质,同时还会了解更多国家濒危动物生存情况,参与到物种保护的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