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田野间,三下乡绘振兴篇—三明泰宁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星青年”泰宁专项实践队30余名师生奔赴泰宁县域、大田乡、新桥乡开展“青春泰宁行 建功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在闽山闽水间追寻总书记的足迹,见证八闽大地的变化发展,带着责任、使命传播中国故事、福建故事。
传承红色圣火,赓续红色血脉
图为实践队员在红军街合照杨文丹提供
探访故居游旧地,铭记历史承红迹。实践队首站来到了泰宁红军街,这里记录着在土地革命时期,主力红军于1931年至1933年曾三次“解放泰宁,挥师东进”,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指挥战斗。实践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朱德、周恩来同志旧居和英勇东方军主题陈列馆,追寻革命先烈的红色记忆,用心感悟红色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接受党的锻炼和红色精神洗礼。
2024年是“三个不要忘记”重要嘱托提出25周年。在此特殊时间节点,实践队员们追循红色印迹,走进了泰宁新桥乡岭下村,通过参观“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初心公园等,牢记嘱托铭记历史,不忘革命峥嵘岁月。
图为实践队员在主题馆聆听故事 杨文丹提供
随后,实践队员还前往大田乡参观学习。“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逝去,但这些红色的革命故事历久弥新,也将激励我们继续奋勇前行。”实践队员蓝莉华同学动情地说道。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学习少年红军展览馆、精神堡垒等地,汲取红色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周恩来同志旧居 林轩毅提供
焕活非遗之光,厚植文化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泰宁不仅是是革命热土,也蕴含悠久的历史与人文风貌。此行社会实践队也在文化探源中厚植文化自信。泰宁明清园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是一家以收藏、展示明清时期古建筑和木雕艺术珍品为主的民间收藏博物馆。
福建具有独特的“福文化”,明清园馆内收藏有古木雕、古字画、匾额、楹联等“福文化”藏品100余件。实践队员们漫步明清园中,了解“福文化”,感悟闽人智慧。实践队员杨文丹说:“这些藏品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匠心,我们要学习古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我们日常的专业学习过程中,也在创作中融入“福”文化,传播好“福”文化。”
图为实践队员行祭拜礼 陈可晏提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队员们还走进了泰宁非遗博物院,和传承人老师学习上青棕编技艺;走进梅林戏剧院观看并沉浸式学习梅林戏身段和动作,了解梅林戏的戏曲风格特点,并拍摄梅林戏变装短视频,助力梅林戏对外传播。
图为实践队员向老师学习非遗技艺 陈可晏提供
实践活动虽已圆满结束,但实践队员们还将围绕此次调研情况形成调研报告、设计文创产品、制作红色泰宁相关短视频,及时将实践内容转化为可落地的实践成果,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