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曲韵悠扬传四海,译笔生花绘新篇

时间:2024-08-09 08:47:28 关注:
  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广中华优秀戏曲文化,7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传华韵·曲育新篇”实践队走进青岛新环球汉语教学机构,开展了一场传播中华戏曲文化的盛宴,与外国友人一起,探寻中华优秀戏曲文化之美,感受劳育与美育的结合,收获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体验。
  活动筹备期间,实践队成员们精心策划,深入挖掘戏曲文化的历史底蕴与艺术精髓,同时审视其国际传播的现状与机遇,最终决定独具匠心地将戏曲脸谱绘制与扭扭棒编织艺术巧妙结合的方式作为此次活动的两大亮点。脸谱,作为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色彩搭配与图案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物性格特征;而扭扭棒,这一简单易得的手工材料,通过巧妙编织,能够生动再现戏曲服饰、道具等元素,富有趣味。
  随着活动展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们齐聚一堂,对即将展开的戏曲文化探索之旅充满了好奇与期待。首先实践队成员运用英语专业优势和生动的肢体语言,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障碍,搭建起沟通的桥梁,通过生动有趣的讲座,向学生们介绍了戏曲文化。
  随后,进入脸谱绘制环节。实践队成员们现场示范,向外国学生们讲述了脸谱起源以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人物精神。从线条勾勒到色彩填充,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学生们在队员们的指导下,手握画笔,心随戏走,一笔一划间勾勒出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独特理解。有的描绘出忠勇无畏的红脸关公,有的则创造出狡黠多谋的白脸曹操,更有学生大胆创新,融合多种元素,绘制出别具一格的“新脸谱”。每一幅作品都是学生们对戏曲文化的独特诠释与情感表达,既体现了对经典角色的致敬,也融入了个人创意,展现了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其中一位法国学生的创意脸谱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他自豪地向志愿者展示其独特的脸谱绘画作品,并解释道:‘这幅作品描绘了我心中中国民族英雄所象征的忠诚与勇敢精神。
  在深入探讨并体验了戏曲脸谱绘制的艺术魅力之后,活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下一项富有创意的环节——“戏曲元素扭扭棒编织”。如果说脸谱绘制是对戏曲人物形象的直接再现,那么扭扭棒编织则是对戏曲元素的另一种创造性诠释。实践队成员们提前设计了多款戏曲主题的扭扭棒编织教程,包括戏曲服饰的边角装饰、发饰等,引导学生们通过简单的编织技巧,将一根根平凡的扭扭棒变成充满创意的戏曲艺术品。
 在编织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细心教授外国学生们如何编织扭扭棒,并向他们讲述了扭扭棒背后的戏曲故事。他们不仅强调了编织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还深入剖析了每个戏曲元素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中华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们在实践队员的悉心指导下,迅速掌握了编织技巧,并纷纷发挥创意,将自己对戏曲文化的理解融入作品中。从细腻的发饰到精致的服饰边角,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学生们的巧思与匠心,展现了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独特感悟与热爱。有代表着黄梅戏女驸马中的花木兰的创意头饰,也有代表京剧中经典的武生形象赵云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一次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创意的碰撞,更是一次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生动实践。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实践队员登场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绘声绘色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表演。在悠扬的乐声中,伴随着提前准备的《天仙配》背景故事及英译版介绍,实践队员身着戏服,妆容精致,向学生们演绎出了董永与七仙女之间跨越凡尘的爱情故事。虽然只是片段表演,但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黄梅戏的独特韵味与中华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圆满落幕,这场关于戏曲、关于文化传承的盛宴也缓缓落下帷幕。但这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却如同那一张张色彩纷呈的脸谱、一件件妙趣横生的扭扭棒作品、一幕幕韵味悠长的戏曲表演般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这一刻,语言不再是障碍,文化的共鸣超越了国界,实践队成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脉,历经一代代人的传承、创新、发展、传播,必将在历史的长河得以延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译传华韵·曲育新篇”实践队坚持“萃戏韵国华,育文华菁英”的口号,以传播戏曲文化为目标,先后在广饶、聊城、青岛、日照等多地开展了生动有趣的戏曲活动,向儿童、老人、外国友人等群体广泛传播戏曲文化,呼吁更多人参与到传统又休息区文化的保护行动中来。未来,实践队员们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为中华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高川雲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传华韵·曲育新篇实践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