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这一国家宏伟蓝图的照耀下,2024年7月12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烧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通过实地调研宁波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和象山来发水产育苗场深度挖掘角螺与乌贼养殖的辉煌历程、技术精髓及市场潜力,力求将学术智慧与产业实践相融合,为宁波乡村量身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之路。
PART1通过对宁波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宁波政府在“水产养殖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上主要采取渔业发展资金补助和种质资源补助扶持的政策,对规模化的苗种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发展资金补助,进行企业扶持,为保留种质资源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也了解到研究院主要在为渔民和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升水产装备水平,全方位赋能乡村水产业的转型升级。然而,在展望光明前景的同时,宁波渔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推渔还田政策的实施难题、水产设施装备的老化问题,以及科研与实操领域高端人才的短缺等。这些挑战是制约宁波渔业乃至乡村振兴步伐向前迈进的瓶颈,亟待水产行业高新技术人才聚焦解决。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浙江角螺产业在研究院的精心孵化下展现出了蓬勃生机。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详尽地了解到角螺养殖的最新技术进展、市场价格的动态变化及其在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院工作人员还带领团队成员体验研究基地的主要工作:鱼、虾类的种质资源保护,病原检测防控体系,以及银鲳鱼保种技术研究等各个方面,为我们展现渔业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的关键环节。
这一系列实践活动让我们对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复杂性与前沿知识有了更加直观且深刻的认识,帮助我们从更不同层次、角度思考宁波渔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PART2团队随后来到了位于象山的来发育苗场,这里不仅是虎斑乌贼的养殖场,也是实现管角螺大规模人工繁育的基地。在黎盛经理的热情引领下,我们首先深入探访了精心设计的乌贼与角螺养殖区域,亲眼见证了“螺乌共荣”的生态景象。
在黎经理的生动讲解下,我们清晰地了解了虎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及拟目乌贼之间的差异。当前基地所培育的虎斑乌贼,以其独特的底栖习性区别于活跃于上层水域的曼氏无针乌贼,这一特性使得虎斑乌贼在养殖过程中消耗能量更低。再加上它具有养殖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虎斑乌贼的经济价值与市场潜力不断凸显。与此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虎斑乌贼的三大养殖模式——室内水泥池养殖、室外土塘养殖以及创新的海上网箱培养法,每一种模式都巧妙地适应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养殖条件,展现出了卓越的养殖适应性和灵活性。这种多元化的养殖策略,不仅保障了虎斑乌贼的稳定供应,更为其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福建及两广等地区的广泛推广与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我们就乌贼的养殖攻关历程与养殖情况等问题对黎经理进行了采访。他感慨虎斑乌贼的繁育攻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研也好养殖也好,不是今天做明天就有,可能是一年,几年,十几年,是一个不断精进的过程”。作为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先锋人物,黎经理对养殖户的艰辛与挑战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他将目光聚焦于乌贼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生态,倡导苗种流通应遵循有序、规范的原则,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角螺在增殖放流方面的显著成效,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角螺种群的恢复与增长,还加速了海洋生态资源的整体修复。作为细角螺的优质替代品,管角螺的成功培育为渔民开辟了新的致富途径,赢得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明确提出要将螺的种质资源留在象山,进一步巩固了象山在水产养殖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次探访,不仅让我们深刻领略了宁波海洋与渔业发展的蓬勃生机,更以角螺与乌贼为镜,深刻洞察了水产养殖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与无限潜力。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来发育苗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涌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