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淄博8月14日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要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2024年8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非遗探查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的云仙景泰蓝掐丝技艺工作室,深入学习景泰蓝掐丝画的制作技艺,助力传统技艺在新时代和新技术下的创新与发展。
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源远流长,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这一制作工艺最早起源于元朝时期,在明朝景泰年间达到鼎盛,至今历史已逾六百年。近年来,这一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在全国广泛流传,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云仙景泰蓝掐丝技艺可追溯至清朝光绪年间,经过五代人的精心传承,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工艺传统,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景泰蓝掐丝珐琅艺术,源自元朝,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至今拥有六百年的历史,堪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近年来,这一工艺与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云仙景泰蓝掐丝技艺可溯源至清朝光绪年间,经历五代传承,已有百余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2022年,淄博市人民政府将其列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彰显其在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重要地位。
图为掐丝葫芦作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崔贵珍 供图
应杨云老师教授之邀,实践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抵达了其工作场所的作品陈列室。在该处,工作人员向实践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云仙景泰蓝掐丝工艺的传承与技术细节。该工艺汲取了传统景泰蓝工艺品的嵌丝与点蓝技术精髓,其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涉及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等十余道工序。最终,该工艺能在葫芦、木板等多种材质上以金属丝镶嵌图案,并采用釉料、釉沙、彩沙等材料进行点蓝上色,通过精细的抛光处理,展现出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质感,同时能够实现磨砂、亚光、立体等多种画面效果。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移步至创作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众多优秀学徒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或描绘日照金山的壮丽,或展现荷塘月色的静谧,以金丝勾勒形态,彩沙赋予色彩,生动逼真。杨云教授向在场的团队成员阐述了北京地区宫廷景泰蓝掐丝珐琅与云仙景泰蓝之间的本质区别。前者需经过烧制才能成型,而后者则采用特殊胶固定着色,前冷后热,层次分明。云仙景泰蓝掐丝画以其制作便捷、相对安全的特点,更便于宣传和传承。大屏幕上展示的动画龙形为学生们提供了参考底稿。学员们随后运用胶水、镊子、剪刀及镀金铝丝,以灵巧的手法完成了掐丝工艺。杨云教授随后明确了上色的要求,指导学员们刮取彩沙并加水浸泡,然后滴入固沙胶。尽管表面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对耐心和精细工艺的严格要求,沙量的控制必须精确,加入时更需轻敲震动,以确保其均匀平整。
图为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崔贵珍 供图
在学生创作的间隙,实践队员对杨云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杨老师来自一个艺术世家,自幼受到家族中手工艺人的熏陶,从而决定继承这一传统技艺。作为该技艺的第五代传人,杨老师不仅致力于作品的设计与创作,还通过艺术教育机构将此技艺普及给更多的人群。他不仅在校园内指导学生学习这项技艺,还积极前往各学校开展教师培训,以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在访谈过程中,实践队员注意到了杨老师两位特殊学生的表现,尽管他们面临表达上的困难或使用助听器,却依然能够展现出更为卓越和专注的特质,生动地诠释了“上帝为他们关闭了一扇门,必将为他们开启另一扇窗”的哲理。
不可否认,杨老师是一位追求卓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一方面,他紧跟时代脉搏,在抖音等多媒体平台上大力推广景泰蓝掐丝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此同时,他也不遗余力地创作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满足当下社会的需求。
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杨老师凭借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构建起了美轮美奂的景泰蓝艺术殿堂。制作一件精美有创意的工艺品,需要经历繁复的工序,并且必须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精益求精、全神贯注。这正是匠人精神的体现,也是新时代青年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更是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基所在。
杨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不断丰富和弘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并主动投身于非遗传承事业中来。这不仅彰显了杨老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也折射出了当代青年坚守文化自信、追求文化创新的崇高理想。(通讯员:徐磊)
图为实践队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崔贵珍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