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让“科普甘露”催发更多“科学种子”——“科技助学,研学育才”乌镇实践团支教活动感言

时间:2024-08-19 15:50:38 关注: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此行之前,乌镇对我来说是感受江南烟雨气息的名地,是古镇中的翘楚此行之后,乌镇在我眼中就不再只是西栅的檐角和桥下的溪流,还有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一声声盘旋在脑海里的“老师”。
  借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东风,有着悠久历史的乌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为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普及,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规划学院组建了“科技助学,研学育才”乌镇实践团,在每年暑假志愿者们前往乌镇Steam科创基地面向青少年研学团开展科普研学志愿支教,在这里,志愿老师们承担起联结科技与教育的重任,带领青少年们敲开科技世界的大门。
  今年暑假,期盼着能走进新青年的课堂,为他们讲授当今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兴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我如愿成为了这支科普支教团的一员。
  (图为志愿者老师为学生答疑编程问题)
  支教团的课程大多与科技和动手实践有关,在课程中我们一起探索超能机甲的奥秘,享受排位PK的刺激,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酷炫的变色机甲一登场,孩子们就都止不住地高声雀跃,一双双发亮的眼神整齐划一地注视着你,就差把“老师,让我上去试试”写在脑门上了,在任课老师展示操控机甲背后的编程技术后,大家更是摩拳擦掌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自己的编程之旅,但在这过程中也是状况百出:
  “七七老师,我这个组件怎么移不进去啊?”
  “小蟹老师,为什么我的机甲它动不了啊!”
  “老师,……”
  一声声起伏的求助声没有一刻停止,团队的志愿者老师们细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虽然过程坎坷但还好大家最后都顺利编写出了动作指令。在看到机甲成功实施了自己编辑的动作指令后,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了编程的快乐,吵着嚷着要学习下一个指令动作,他们的激情点燃了课堂的氛围。
  (图为学生编写程序操控机甲)
  之后我们还同学生们一起外出实践,参观闻名的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和乌镇实验室,在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下,学生们对超算中心的冷却技术产生了极大兴趣。
  “老师,这里面的水一直在冒泡诶,是在给计算机降温吗?”
  “老师,我以后也要造出这么厉害的大家伙来!”
  “我也是我也是!”
  ……
  (图为学生参观乌镇之光的集体照)
  孩子们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极大的兴趣,看着他们雀跃的身影,我深切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蓬勃生力,深切感受到科普对于激发青少年科技探索兴趣、助力未来科技人才建设的重要性。
  (图为工作人员为学生介绍超算计算机)
  除了是这群孩子科技探索之路上的老师,我们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伙伴。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这群孩子在慢慢地靠近我、接受我,每次吃完饭,我的身后总是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朝着我说“oi”,这是一个新起的网络用语,和打招呼一个意思,是一个引起注意的方式,我也转过身微笑着注视着她的双眼,在眼神的交错中我感受到两颗炽热的心在彼此靠近。
  分别的那一天是千万个日子中平凡的一天。
  “再见啦老师……”
  “老师再见,我会想你的!
  在一声声“再见”中我们的这场科技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孩子们的科技之路则充满了省略号。
  “大家再见,后会有期!”
  我很喜欢一句话:短暂的离别是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情,因为我们从此之后的每一次相遇都被称为重逢,而重逢便是这世界上第一浪漫的事。我与他们之间便是如此,作为一名科普志愿者,我期待见到这群充满创造力的孩子长大后的样子,我也相信,有这样的时代新人,科技强国之路不会遥远。
  (图为最后一天大家在浙江大学研学的合照)
  研科技之新,借教育之力,创进步之举,作为科普志愿者,我们将继续带领更多的青少年探索科技的奥秘,感受科技的魅力,践行青年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科普甘露”催发更多“科学种子”。
  撰稿:李思琪 王建梅
  摄影:乌镇Steam科创基地
作者:李思琪 王建梅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规划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