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炽热的光芒似要吞没一切。我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向往,组成“寻觅洛阳,匠心非遗”队伍,从河南科技大学踏上征途。一路上热浪滚滚袭来,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我们内心对即将探寻的河洛大鼓的期待,如同从千里高空悬下的冰泉,使之忘却了路途的遥远和难耐的炎热。我们深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走访,更是一场与古老艺术的深度对话。
【踏入朱继鹏老师家门:热忱迎接的温暖瞬间】
当我们历经艰辛,终于抵达河洛大鼓第六代传人朱继鹏老师的家时,朱老师那亲切而热忱的笑容,如同一股清泉,瞬间驱散了我们一路的疲惫。他早早地在门口等候,眼神中满是对我们到来的期待和欢迎。那一刻,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对河洛大鼓传承的热切之心。
图为河洛大鼓传承系谱图 通讯员马文华 供图
【走进河洛大鼓历史长河:文化瑰宝的溯源之旅】
刚刚落座,朱老师便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与河洛大鼓相关的珍贵书籍,开始为我们详细介绍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他的声音时而低沉,仿佛在诉说着古老岁月中的沧桑;时而激昂,仿佛重现了河洛大鼓曾经的辉煌。通过朱老师生动的讲解,我惊讶地发现,河洛大鼓并非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鼓乐表演,而是一种融合了说、唱、演的独特说书艺术。它始于明末清初,承载着河洛地区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是民间文化的瑰宝。这全新的认知,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艺术世界的大门,使我对河洛大鼓的兴趣愈发浓厚。
图为朱继鹏先生为河科大学生讲述河洛大鼓历史 通讯员 贾华林 供图
【聆听河洛大鼓绝妙之音: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
在介绍完河洛大鼓的历史后,朱老师拿出他珍藏的演奏乐器,准备为我们进行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奏:轻轻敲响月牙板,那清脆而有力的声音瞬间迸发出来,犹如雷霆万钧,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唱腔时而高亢激昂,如黄钟大吕;时而婉转低回,如泣如诉。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段旋律都传递着深刻的情感。我们被这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见证着河洛大鼓的兴衰与传承。
图为朱继鹏先生演奏 通讯员马文华 供图
【学习河洛大鼓演奏技巧:亲身体验的技艺传承】
一曲罢后,朱老师拿出乐器让我们进行尝试,耐心地教我们月牙板的演奏方式以及敲鼓的技巧,手把手地纠正我们的姿势和手法,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关键的要点。在尝试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其中的不易。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精准的力度和节奏把握。然而,正是这种不易,让我更加敬佩朱老师精湛的技艺,以及他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练习和磨练。
【倾听河洛大鼓传承之忧:现实困境的坦诚交流】
在交流环节,我们纷纷提出心中的疑问,朱老师都认真地一一回答。当谈到河洛大鼓的传承现状时,他的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担忧。他坦言,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河洛大鼓面临着诸多困难。愿意投身学习和传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许多经典的曲目和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感受朱继鹏老师坚守:执着信念的精神力量】
即便面临着生活的压力,朱老师依然坚定地选择坚守。他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把河洛大鼓传承下去。”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不仅在当地的学校和社区义务授课,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河洛大鼓。他的坚守精神,如同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河洛大鼓的传承之路照亮了方向。
【结语】
这次拜访让我对河洛大鼓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朱老师对河洛大鼓的热爱和坚守,让我明白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重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份感动铭记于心,尽自己所能去宣传和推广河洛大鼓。通过社交媒体、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艺术。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共同守护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洛大鼓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历史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芒。
图为结束后合照 王旭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