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踏沙”前行,“风光”无限向“云端”

时间:2024-08-26 03:05:31 关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基层,倾听最真实的声音,2024年夏,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青年积极响应学校下发的三下乡文件,怀揣着对未知的渴望与探索的决心,组建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赴第三师五十一团十二连发展成就观察团,并邀请到刘强老师与团队成员同行提供指导,深入南疆腹地,开展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之旅。

这片土地需要“一股敢闯敢干的创新劲头”
在连队党群服务中心,石河子大学驻队的访惠聚工作队成员向团队成员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经历。刚到连队任职不久,访惠聚队长徐学彬老师就意识到基层情况复杂、利益多元、任务繁重,“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去实践摸索,需要一股敢闯敢干的创新劲头”,于是他因地制宜提出“强堡垒、精治理、暖民心、促振兴”的十二字工作方针。

于是,在访惠聚工作队的带领下,当地建设四史馆、连史馆,寻历史血脉,用昔日的典章文物打破时空的壁垒滋养人的精神家园。连队以创新之“犁”开沟、松土、保墒,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汇集更多物力资源,携手石河子大学技术人才,突破原有的思想观念障碍,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唐王古瓜”“杏李”等特色作物的种子在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这片土地需要“一种诚信、创新的优良品质”
在图木舒克的入户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有幸聆听许多故事,“最牛企业标兵”米力姑·它力甫和父亲它力甫以品质建立信赖谋求发展,从一个小房间,到一个酸奶厂和一个冷藏库,再到两个酸奶厂和两个冷藏库,获得最牛企业标兵荣誉,最终成为名扬辖区内外的知名品牌。致富典型人物阿布都卡依木•海力力大叔在转行养殖业的初期,通过学习养殖技术,虚心并向他人借鉴养殖经验,突破了养殖上的技术难关。虽然面临过挫折和亏损,但是大叔从未放弃,使得养殖场从一开始的亏损到现在走向盈利。通过走访和访谈,团队成员不仅亲眼见证了一个个家族企业的奋斗历程,更感受到了在党的关怀和市场导向下,个体如何依靠诚信、创新的优良品质创业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长于土地,归根于土地。“土”的气质贯穿在生活在南疆的人们的基因中。土地为他们提供生存的空间、给予生活的养分。“土气”断然不能粗浅地解读为“落后”,它是勤劳、坚守、忠厚的化身。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次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让团队成员学会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帮团队成员获得不同的视角。
这片土地需要“更多的我们”
从“象牙塔”走到“香瓜地”,从“大学课堂”走到“田间地头”,少的是“书气”、多的是“地气”,少的是“骄躁”、多的是“务实”,少的是“稚嫩”、多的是“真诚”,在图木舒克进行调研的时光里,团队成员在“最基层”书写“正青春”故事,将发展成就的“调研报告”写在大地上。以诚恳之心解锁调查研究“正确打开方式”,以“问”破题答好调查研究“真实卷”。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接着一项推,不达目的不罢休。石河子大学访惠聚工作队全体成员以冷静的态度,革旧立新;以深沉的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的意志,克服障碍,他们守一颗初心,洒一腔热血,从未汩没在一时的困难之中。因为他们的努力,曾经因沙而困的地方,如今正“踏沙”前行,“风光”无限向“云端”。

微光成炬,薪火相传。来自身边的榜样,更能激发起而行之的力量。团队成员相信青春因报国为民而更加瑰丽,青年因使命在肩而更显勇毅,图木舒克的调研之行将助推团队成员在建设祖国之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有力。(文:郭有容)
 
作者:郭有容 来源: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