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传统与现代共融:李家坑村探索未来化与智能化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2025-02-26 19:32:05 关注:
  (通讯员 林怡凡)未来乡村,作为浙江省委基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省”建设而提出的新概念,正成为连接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纽带。2021年,浙江省委发布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并自2022年起,全省每年将建设200个以上未来乡村,预计到2025年,全省将建成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
  
  在这一乡村振兴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双重背景下,2023年9月15日至20日,宁波财经学院“寻宋迹忆”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0名成员前往宁波市海曙区的李家坑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他们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李家坑村在传统乡村文化保护与现代科技应用融合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以及村庄在未来化与智能化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李家坑村,坐落于四明山腹地,是一个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村庄依山傍水,溪水自西向东环绕而过,形成玉带围腰的独特地形,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村内古树参天,空气清新宜人,古建筑错落有致,处处彰显着浓厚的历史底蕴。
  
  在村委会的安排下,实践团首先参观了村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深刻感受了李家坑村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随后,他们考察了村内的智能安防系统、智慧农业示范区以及村民服务中心等智能化建设项目。通过与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以及参与智能化项目建设的科技人员的深入交流,实践团详细了解了这些项目的运作模式、技术应用和实际效果。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李家坑村在积极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将现代科技融入乡村治理和发展的新路径。在智能安防方面,通过建立智能安防系统,村庄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智能助农方面,利用智慧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智能治村方面,村民服务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为村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这些智能化措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进村,我就注意到了这里的WIFI信号全覆盖,这对于我们游客来说非常方便。在游览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智能导览系统,它们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景点介绍,还能根据我们的位置推荐最佳游览路线,这种个性化的服务让我感觉非常贴心。”游客李先生在接受实践团成员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由此可见,李家坑村的智能服务不仅惠及了村民,也让来此游玩的游客感受到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实践团在调研过程中通过采访和访谈也发现了李家坑村智能化发展背后的一些困境。“书记您好!我们了解到李家坑村在智能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目前村里面临的主要问题吗?”“你好!确实,我们李家坑村在智能化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村庄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备更新换代也比较缓慢。这对我们村的智能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那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挑战呢?”“有的。作为一个古村落,我们在智能化发展与传统文化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如何保留村庄特色,同时又能跟上智能化发展的步伐,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来说,我们还缺乏一些具有村庄特色的智能化发展方案。”“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为村里提供了一些对策建议。村委会和村民们对这些建议有什么看法?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实践团的建议非常中肯,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村委会和村民们都非常重视这些问题,也在积极努力改善。我们正在完善村内设施,修缮古建筑,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提升旅游体验,让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智能化的便利。我们希望在未来化与智能化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具有李家坑村特色的发展之路。”
  
  通过对李家坑村的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李家坑村也展示了中国乡村在新时代背景下向着未来化与智能化迈进的坚定步伐。在智能化与未来化的助力下,在数字化乡村和数字化改革的推动下,李家坑村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智能化与未来化之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和引领者。
作者:林怡凡 来源:林怡凡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