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绿水民生谋两全 就业春风暖人间 ——实地调研西大社区“渔民再就业”相关工程

时间:2023-07-13 关注:
本网讯(通讯员 许修远)近年来,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及改善其水质、生态环境,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渔民的禁渔政策。然而,禁渔政策也给长期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们带来了经济与就业方面的困难。为调查相关信息并获悉政府对就业困难人群的帮扶工作,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赴芜湖、合肥、马鞍山“春风融壁垒,就业暖民心”就业情况调研团队于7月8日前往西大社区进行走访调研,并跟随护鱼队前往姑熟河勘察相关情况。
禁渔留问就业作答 社区帮扶为民分忧
为了帮助这些渔民顺利转产并实现再就业,协调解决环境护理与就业民生间产生的矛盾,西大社区积极推进“渔民再就业”相关工程。
团队成员在与西大社区相关负责人的交流中,了解到国家层面早就针对渔民失业问题预先制定了一系列对口的优惠政策,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缓冲禁渔后的一段时间内渔民群体的就业、经济、心理等各方面产生的压力。政策的审核可谓是一路亮起绿灯,快速下发到了身处基层的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提及政策的具体落实细节,他们将目光放在了那些唯有耐心实干才能达成的成果上。谈话进行时,他们介绍到社区通过组织多场招聘会,为渔民提供了更多实际有效的就业机会,这些招聘会邀请了各类企事业单位参加,其中蕴含的心思正是给渔民们以方便,为渔民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选择。

除此之外,在了解到渔民转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技能缺失、年龄限制、文化水平低等相关问题后,西大社区配合相关机构,开展了专业技能培训班。这些培训课程涵盖了不同行业技能的学习,例如养殖、种植、服务等。培训后的渔民们大部分都掌握了新的职业技能,大幅度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为提高渔民在就业帮扶相关政策中的参与度,西大社区还设立了专门的就业创业服务窗口。窗口会在工作日时间不间断进行就业帮扶政策宣传,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为渔民再就业提供全方位的助力。
贴近群众听取民心 渔民转产再出新途
在调研中,我们并未满足于社区的单方面工作成效,关于渔民生活现状、心理感受的了解也尤为重要,经过介绍与寻访,我们集中采访了一位渔民代表——当涂县渔业资源保护协会副会长程友清,他同时也是渔民再就业的成功典例之一。程会长立足于渔民们的真实情况对团队成员们的问题一一作答,他表示在禁渔政策实施的初期,由于停止捕鱼但尚未找到新工作,渔民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和相关部门的再就业帮扶,渔民们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摆脱了长江上的风吹雨打。例如,引导以前从事捕鱼的渔民转型为养殖业主,通过经营养殖业相关,他们逐渐恢复了之前的经济收入水平乃至于更甚以往。同时,还有一部分渔民选择了种植业、服务业等领域。通过政策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他们逐渐摆脱了传统渔业带来的困境,迈向了新的未来。

就业跟踪保障发展 暖心关怀当此春风
西大社区通过多种方式关注和帮扶渔民再就业工程的参与者。一方面,相关部门定期与渔民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转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帮助渔民们提高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社区还举办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旨在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发展潜力。口头上的鼓励只能作为锦上添花,真正的实事仍然需要经济的补助来推进,社区为此设立了一些专项资金,用于对渔民再就业工程的资助。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创业启动资金、培训补贴、技术支持等方面,为渔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西大社区“渔民再就业”相关工程的落实细节和渔民转产再就业的影响。就业帮扶政策为渔民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加速了他们适应新工作环境的进程,为民生福祉的宣传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可以说“十年禁渔”+“就业帮扶”两大政策的相互配合既保住了国家的绿水青山,又保住了渔民乃至于人民的金山银山。西大社区在推进渔民再就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喜讯不断,希望类似的工程能在更多地区得到实施,为社会上仍然存在的就业困难人群创造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据悉,西大社区保障民生,特别是渔民再就业工程已取得卓越成就,本次调研深入了解了该工程的政策落实情况和帮扶措施细节,以及对渔民生活和发展的影响。团队成员通过此次交流访谈,进一步切实了解了政府和社区工作者如何开展对于就业困难人群的民生保障工程,并意识到身为新时代新青年,大学生因当勇担时代使命,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献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许修远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赴芜湖、合肥、马鞍山“春风融壁垒,就业暖民心”就业情况调研团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