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于花剪丹纸间现真章——非遗滨州剪纸进校园

时间:2023-07-19 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主要依靠口传身授。在传统技艺领域,手工技艺产物与机器产物相比而言最不同的价值在于它带有手艺人的“温度”,虽然器物可能不是十全十美,却最能展现出手艺人在创作时的心境以及手艺人对作品的态度。在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通知中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到: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通过手工技艺做出来的东西,会因为有温度、有情感而产生感官上的不同感受。
而对于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如何口口相传,手手相教是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青少年朝气蓬勃、学习积极性高,是非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以及文化熏染的主要群体。
对此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同寻常,“遗”心“遗”意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14日以视频会议形式走进日照市中学日照一中,与参与学生共同体会非遗滨州剪纸的魅力与深厚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主要依靠口传身授。在传统技艺领域,手工技艺产物与机器产物相比而言最不同的价值在于它带有手艺人的“温度”,虽然器物可能不是十全十美,却最能展现出手艺人在创作时的心境以及手艺人对作品的态度。在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通知中习近平总书记也讲到: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通过手工技艺做出来的东西,会因为有温度、有情感而产生感官上的不同感受。
而对于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如何口口相传,手手相教是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青少年朝气蓬勃、学习积极性高,是非遗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以及文化熏染的主要群体。
对此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同寻常,“遗”心“遗”意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14日以视频会议形式走进日照市中学日照一中,与参与学生共同体会非遗滨州剪纸的魅力与深厚文化。
明非遗之重,感艺术之瑰丽
2023年7月14日晚上19时30分,实践队员连线了日照一中部分参与同学进行了线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剪纸的宣传交流。此次交流分为介绍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接着以图片文字的形式介绍了滨州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由来、发展历史、传承现状等。
同学们了解到早在2008年,滨州民间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滨州剪纸其历史悠久,题材粗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千百年黄河沿岸齐鲁大地上的人民,口口相传,代代相教,不断创造,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经久积淀的结果。它历经黄河文化的孕育,又经齐鲁文化的洗礼和民俗礼节的熏染,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展现着别具风采的文化神韵。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文化主管部门和剪纸艺人的努力下滨州剪纸得到了广泛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民族艺术形式,滨州剪纸已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许多中小学都已开设了剪纸课程,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也开设了剪纸艺术欣赏等课程。
图为非遗进校园交流会开始画面图为日照一中部分参与同学与参会实践队队员
苍颜银铰讲祖孙深情,花鸟案图翻新天地
通过介绍了解,向同学们讲述滨州民间剪纸的传承主要是祖辈相传和师徒相传。而祖辈又主要是母系亲属关系。实践队员紧接着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剪纸的传承人蔺飞飞老师。
蔺飞飞老师是土生土长的滨州人,出生于剪纸艺术之家,师从鲁北地区民间剪纸代表人物杜秀贞。继承了齐鲁剪纸粗犷豪放的剪纸风格,有烙纸,撕纸,剪纸等多种形式。现在致力于剪纸实践教学,非遗保护宣传,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滨州剪纸继承人蔺飞飞老师
实践队员最后以视频《指尖上的剪纸艺术》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蔺飞飞老师。自幼跟随奶奶杜秀贞学习滨州民间剪纸的蔺飞飞,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剪纸技艺的魅力。蔺飞飞提到:“小时候记得奶奶的房子里全是好看的剪纸图画。五六岁起,就搬着小马扎坐在奶奶身旁看她拿把小剪刀剪纸,有时便会学着奶奶的样子剪。”剪纸艺术既是蔺飞飞和祖母的共同传递的一份文化,更是那个坐在马扎上仰头看着奶奶剪纸的小女孩一生都在怀念的美好童年回忆。
图为实践队员播放视频《指尖上的剪纸艺术》
随着国家近年来各级部门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方面的大力号召提倡,以蔺飞飞为代表的诸多非遗文化继承人紧随政策方向开始积极创新转型。
现在滨州剪纸已经形成以剪纸技艺的创作教习为主、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实用性创新为辅,并同时开设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企业等活动,使得滨州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下大师的神坛,走进黄河沿岸的千家万户。
图为滨州地区实践队员剪纸作品
丹纸映初心,青年书写非遗新篇章
如今的科技发展使得社会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也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进入到了快节奏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不仅拓展了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沟通方式,也重新形塑了人类文化记忆的存储和建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和民族的精神文明财富和传统文化,传承人与社会应加强保护与传承。但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慢文化是否还能成为热门话题和看点引起大众的注意,以及如何能够顺应新媒体时代趋势重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建构是重中之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原真性、生态性和活态性能否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下全面地展示与表达;社会活力群体如青少年了解和认知非遗文化的途径和方式能否更加丰富还是未来努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让更多的青年群体了解滨州剪纸,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让更多的人进入到保护和传承好非遗文化的队伍中。以这样多样丰富的形式,为非遗文化传承造新血,明方向!
 
作者:梅云婷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