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江淮举旗宣传团赴明清老街实践活动

时间:2023-07-27 21:16:28 关注:
为了赓续百年党史血脉,传承时代模范精神,2023年7月12至13日,2021级智能科学与技术班的任雨萌同学前往六安市毛坦厂明清老街进行文化宣讲,文化探索,学习和宣传红色故事,撰写新闻稿和调研报告,以口述的方式进行宣讲,传播红色知识。
志愿者此次参观的事安徽六安市一个低调的古镇,镇内环境古朴清幽,商业化基本为零。
毛坦厂的明清老街,是皖西地区迄今保存的最为完整的一处古民居村落,在整条街道之上,坐落着数十栋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些建筑都是虽然不比那些现在仿制品华丽,但是在气质上,绝对要比那些景观强很多。走在街道之中,感受到的是古镇质朴的气息,仿佛瞬间进入了古代的小镇一般。
老街已经经过了风雨的冲刷,在这条古街道之中,还有很多小商户,他们所售卖的东西,很多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就连一家大一些的饭店,在街道中都很难见到,因此才说这里的商业化基本为零。不过在街道之上,仍然可以找到很多售卖地方特色食品的店铺,像安徽的板面、牛肉汤等,在这里都可以品尝得到。
目前,明清老街上依然居住着数万名居民,他们大多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因为街道上绝大多数都是平房,因此家中也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在上厕所上还是十分不便的,尽管如此,他们已然不肯搬离此地。
明清老街始建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存油坊街、牌坊街、花眼墙等11道街巷。主大街长1320米,街面宽约3-5米,地面是用长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路面上有深浅不一的车辙印,它们是旧时独轮车的铁皮车轮常年碾压石板留下的痕迹,这些小小的车辙印见证了毛坦厂老街过往的繁华。
志愿者们继续沿着老街前行,路两旁的房屋大部分建于清朝晚期,是大别山区特有的前后排院落房屋,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清一色的徽派古建筑,一般2-3进,大青砖,小灰瓦,木板门,天井院,封火墙,粉墙白壁,石雕石刻,雕梁画栋,古香古色,林立的马头墙上当年曾挂满了店招。在一些保存较为完好的老墙砖上,还印有古钱币的图案,代表了美好的寓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鼎盛时期的明清老街,店铺林立、旗招飘扬,客商南来北往,各类洋货、土特产品、百货、茶叶等均在此交易,商业十分发达。钱庄、茶行、饭店、旅馆等鳞次栉比,规模较大的茶行就多达十几家,街头巷尾茶气氤氲,飘香数里。
老街手工作坊多,有铁匠铺、毛刷厂、纸伞厂,以及假山、盆景、根雕、花卉等店铺。而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就是这承古斋了,其制作的“大红袍油纸伞”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大红袍油纸”始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其制作过程分为选毛竹、制伞把、制伞骨、糊伞纸、上桐油、铲青、揉油、穿花绕线等几十道复杂工序,全手工制作而成。随着时代发展,大红袍油纸伞已逐步从实用功能的伞具转变为具有收藏和装饰价值的文化产品,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通过采访,志愿者了解到,道光年间,时任光禄大夫兵部尚书湖广总督一职的涂宗瀛,辞官移居毛坦厂,在老街大兴土木,请来徽派建筑工匠,运来江南石材,造公馆,盖家庙,筑店铺。涂公馆,面阔六间,东三间为住宅门厅,西三间为店铺,前后五进。门厅高6.5米,屋面缶瓦作底,小青瓦覆盖。青条石墙基,青砖墙体,一斗一卧,弓式封火山墙。一、二进间廊房相连。二进高7.5米,明间为排山抬梁式。五架梁上有雀替,饰牡丹花卉。正脊和三架梁均用瓜楞柱、梁头象鼻式。三间阁楼,藏书丰富。涂氏公馆一经造成,富家大户竞相攀比,倒使毛坦厂又进入了建筑史上的辉煌时期。
如今的老街多了几分清冷,没有商业化的喧嚣和浮躁,一直静谧的独守着那份百年岁月的沉淀。就像那些在门前打盹的老人,和老屋墙角间默默开放的杜鹃花一样,静静看着这岁月的变迁,恬静而美好。保持着古老的风貌,岁月的流光好似在这里黯黯的沉淀。等待着远方的游子寻味那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故乡。
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们了解到老街虽然已经历经风雨,但人们对于它的存在意义给予充分肯定,在采访时,同时也认识到从前的老街是什么样貌,以及如今的它有什么变化,深切感受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与悠久意义。
 
 
      
作者:任雨萌 来源: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