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学习兴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2023年7月18日,淮北师范大学“编程织就梦想,科技创造未来”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一所小学开展了爱心编程支教活动。活动期间,团队成员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实地调查、对标帮扶,并且通过开展python课程、图像读取、基础图像处理等项目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走进乡村校园建设,让留守儿童有机会更近距离地认识编程与人工智能,通过公益的少儿编程课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振兴,让每一位乡村儿童也都能够享受到时代的科技教育。同时,团队成员借助互联网,对支教的过程记录和结果的汇总进行宣传,使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形成整个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0名学生组成,团队成员发挥专业所学开展支教。
关爱留守儿童,深入走进乡村
2023年7月18日上午8时,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了宿州市萧县这座城市,走访调查了当地的乡镇政府和当地村民,包括留守儿童现状和关于乡村中小学编程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和学习问题,形成《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及学习问题》调研报告。
7月18日上午10时,团队成员与学校校长取得联系,对当地学校校长进行专访,深入调查学校里留守儿童数量以及现状,根据我们的调研问题对帮扶家庭进行走访调查和深度调研。根据校长介绍,团队成员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在监护模式、成长过程、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该地的留守儿童也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走访调查途中,针对中小学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编程能力、人工智能了解等现状的问卷调查,团队成员也基本了解到乡村中小学编程教育的情况。在乡村小学中,其传统教学科目只有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成果享受较少,和同期城镇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劣势,因此应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推动少儿编程,让更多乡村的孩子能通过信息技术拥抱更广阔的未来。
编程织就梦想,科技创造未来
通过实地的调查走访,团队成员将自己的专业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再是单纯的志愿服务,而是在支教内容上开展趣味编程教育,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优势,将大学生“就近”与当地的学校或社区村委会形成合作关系,作为乡村与城市沟通的桥梁,把外界的科技、文化知识带进贫困地区,尝试“互联网+授课”“人工智能+教育”,充分发挥教育技术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引领作用。
7月18日下午2时,团队成员通过座谈、宣讲、演示等方式向同学们普及编程教育。团队成员策划“编程织就梦想,科技创造未来”主题活动,分别由python基础课、图像基础课、如何实现简单的人脸识别,三个部分组成,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增强其对编程和人工智能的认识。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让孩子们了解到编程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过程中,团队成员借助生动有趣的PPT形式,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解了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时团队成员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关于计算机的相关问题,团队成员都耐心的为同学们进行讲解解答,让乡村的孩子们有机会更近距离地认识编程与人工智能,通过公益的少儿编程课助力乡村振兴的教育振兴,让每一位乡村儿童也都能够享受到时代的科技教育。
筑梦编程支教行,携手奋进新征程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开展活动总结研讨会,并分享了自己的活动心得体会,将志愿者的支教记录和走访记录进行汇总,制作成主题微电影和支教Vlog进行线上传播。另收集孩子们的信封或寄语,支教结束后志愿者进行针对性回复,为同学们解惑并送去温暖。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支教这个契机,为乡村留守儿童打卡一扇通向外面更广阔世界的一扇窗,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乡村,为乡村儿童带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让团队成员锻炼自己、奉献自我,未来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筑梦编程支教行,携手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