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就业前景,有助于大学生深入探寻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明晰自身专业发展的前路。为继承和发扬东北地区老一辈革命建设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长安大学赴辽宁“东北振兴谋发展·交通强国创新篇”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4日前往京哈改扩建工程项目部展开调研。
理论联系实际,道路通达远方 京哈高速建成于1999年,是全国进入东北地区的重要干线之一,承担了东三省70%的物流运输量。历经24年岁月,京哈高速已处于超负荷运营状态,路面路基等设施严重老化,实施改扩建工程迫在眉睫。实践队来到京哈高速扩建工程联合指挥中心参观学习,通过指挥部张副部长的详细介绍,队员们了解了项目的概况:京哈改扩建项目已于2022年启动,计划2026年建成通车,扩建路段全长222.08千米。项目完成后,扩建路段将由双向6车道拓宽为双向10车道。实践队了解到,扩建项目的难点在于“边通车、边施工”,并采取单向改造和优先扩建北京方向的组织方案。整个施工过程既要确保按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又要保证过往车辆的通行。实践队成员结合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组织等专业课知识,就扩建过程中互通立交车道设计、路面老化与磨损、交通流分配等问题与张副部长展开讨论,队员们通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和认知。
实践队成员聆听讲解
实践队成员与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
在京哈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中交第二公路勘查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晨向实践队员介绍了改扩建项目的交通组织概况。据陈工介绍,由于扩建项目需占用部分既有道路路面,施工区段交通服务水平将会下降,其中锦州东-明字屯枢纽区间道路服务水平最低,极易引发交通拥堵。为缓减施工期间的道路通行压力,设计院给出了“多级分流”的解决方案,即通过设置分流指向牌、降低分流路段收费标准、互通立交临时管控等多层次措施,将施工区间的交通流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升道路服务水平。在介绍扩建项目的基础上,陈工还向实践队员们分享了自己多年以来的从业经历,并鼓励队员们为国家新时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实践队员与陈工合影留念
模拟施工事故,提升安全意识 施工安全向来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中铁三局安全智能管控中心,实践队员了解到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馆内陈列了模拟脚手架、模拟触电装置、模拟机械夹手事故等各类模型,旨在帮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工程作业中潜在的危险与预防的措施。在模拟高工作业区域,实践队员借助VR虚拟设备体验到在高空作业期间不佩戴安全帽、安全绳而导致“坠亡”事故;在模拟高空坠物区域,实践队员在模拟平台上佩戴安全帽,体验不同质量的物体从高空坠落并击打头部的过程。模拟现实带来的仿真体验让队员们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在道路施工现场存在着众多引发危险事故的因素,只有学习安全知识、做好安全防护,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观合影
亲临施工现场,传承公路之魂 小凌河大桥工程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作为京哈高速改扩建第七合同段的重要技术攻关难点,该桥段的成功扩建具有重要意义。7月24日下午,实践队员在京哈高速沈山改扩建第七合同段党委书记闫华宁的带领下,前往小凌河大桥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为加强实践队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闫书记讲解了小凌河大桥改扩建的具体流程。大桥的扩建,需要进行打桩、浇筑、搭建墩帽、铺装桥面等步骤,再将新旧桥进行融合拼接。整个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对施工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实践队员就施工技术细节进行提问,闫书记从技术创新和生态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解答。实践队员还了解到,旧桥拆除的混凝土废料将会被粉碎再利用至农村公路建设,从而实现工程废料的“变废为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凌河大桥改扩建项目的考察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刻领悟到实践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青年一代只有通过实践的各种考验,才能百炼成钢。
施工现场合影留念
辽宁要振兴,交通必先行。实践队成员深入交通建设第一线,通过实地调研京哈改扩建项目,领悟到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到交通类专业的前景与未来。踏足于历史厚重的东北大地上,队员们将学习发扬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沈山精神”,在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的道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