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以美丽经济发展为支撑,以村庄运营管理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景观建设,丰富乡村业态培育,激活资源要素流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城乡融合互补发展。2023年7月6至8日,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云川之梦”实践小分队前往黄山市休宁县源芳乡梓源村,根据自己专业知识,对当地进行乡村景观微改造。
图为活动开展过程中,实践队员对当地地理位置和地形进行考察
7月6日中午小组成员抵达梓源村,梓源村位于地处白际山脉南麓,东与本县榆村乡接壤,南与本乡芳田村相邻,西与本乡幸川村交界,北与本乡源芳村毗邻,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当日下午由当地驻村工作组组长叶志新同志的带领下沿着村庄主干道参观走访了村落,叶志新同志介绍:目前梓源村现有198户,常住人口190余人,以65岁老人居多;期间,在参观途中遇到村委书记叶书记带领村民针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与改造,得知我们的前来热情与我们交谈并与我们分享其在打造美好乡村的想法,并且在沟通中得知,当地为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以连续不断对当地进行了二三十处景观微改造。
图为活动开展过程中,实践队员对当地村委书记带领的改造团队进行交流学习
7月7日上午,实践队员沿着山路参观由政府财政投资建造清水鱼养殖,该模式通过水管将山泉水引入由青石建造的鱼池内,与旁边的茶园构成水循环,通过网络,小组成员了解到该模式下的鱼:养殖温度较低,饲料天然有机,生长周期长,鱼体含肉率高,鱼肉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鱼肉鲜味足,口感极佳,被誉为“水产瑰宝”“健康珍品”;下午,小组成员再次出发,重走先辈路,沿着徽州红旗渠登上山顶,该渠由山石构建,沿山体蜿蜒而上,渠体与山之间构成,在过去很多年中为当地民众解决了用水问题,走过徽州红旗渠小组成员深刻的领会先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回到住宿地后,实践队员对本日调查做出总结,讨论改造方案,并将方案提交至村委,听取其意见。
图为活动开展中,实践队员对当地古法养鱼池改造方法进行讨论
在对当地景观的微改造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让乡村留底蕴见品质,实践小队始终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力求最小干预、最好效果,着力保护徽州文脉、保留村庄肌理、保住乡土特色。坚持花小钱、办大事,不搞贪大求洋、大拆大建,把徽州传统文化、乡土特色、红色文化通过徽匠精湛的技艺悄然融入微景观打造中。通过对村庄“金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零星地块,以小菜园、小茶园、小花园、小游园、小药园等模式改造,培育美丽庭院、一米菜园,全域推进绿化美化、古建保护等“微改造”,让老房子焕发出青春、旧庭院透出新景致、古街巷浸染文化底蕴。
作者:刘贺,孙永茂,毕浩然
指导老师:甘翔,申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