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今年暑期,由信息类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雷励风行”科研创新服务西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团委书记杨和家、辅导员王免的带队下,以“先进雷成像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应用实践为线索,依托王彦平教授北京市创新团队“雷达成像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科研成果,从京西首钢大桥出发,沿着新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履足内蒙乌海,甘肃兰州、敦煌,青海茫崖等地,以实地调研,探寻先进雷达成像安全监测预警技术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路径;以“科技赋能 扎根西部”为实践主题,探索信息类前沿科技服务于西部的新智慧、新可能;以学思践悟,感悟扎根祖国西部科技人才的精神内核、反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把科技创新写在祖国西部大地上。
勤学苦研求真知,初心使命烙心间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即刻深入“雷达监测实验室”, 学习雷达监测原理、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相关的仪器设备和数据采集技术,掌握如何正确安装和操作雷达设备,进行采集并记录相关数据。运用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雷达成像,生成图像或图表以展示目标物体的特征,根据成像结果分析结构物的状态和变化情况。
在新首钢大桥,实践团队深入了解振动监测雷达的工作情况、并采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创新团队研发的振动监测雷达是具有高精度的扫描设备,可以扫描出每一根新首钢大桥的承载钢索的形变,在软件中生成相关的立体可视的三维图,通过图中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直观看出大桥的承载情况,即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
躬身实践悟基层,淬炼青春正当时一路西行,攀过高山,越过河流,涉足戈壁,砥砺风沙,采访调研,采集数据,思考方案,遇见的一个个人,聆听的一段段故事,不仅是一场科技创新探索之旅,更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
乌海乌黑,矿山满红旗。在内蒙古乌海煤矿场和煤炭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了解乌海煤炭产业的历史,聆听讲解、观看历史照片和实物文献等,成员们回顾了多年前万名工人、干部和农牧民为了开展“夺煤运动”而日夜奔赴矿山的壮举。一支铁钎、一把铁锤,肩背手扛,先辈们在探索工业化道路中的不懈奋斗的精神令人动容。
冷湖不冷,火热号声响彻天。无论是第一座抽油机的光辉故事,还是断壁残垣的高光时刻,或者是面朝东方的的冷湖四号公墓,无一不在讲述着这个石油小镇曾经的故事。实践团成员们表示深刻认识到一代代石油人身体力行“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铮铮誓言,深深敬佩前辈们将青春的汗水洒在祖国西部大地上的坚毅果敢。
大漠敦煌,千年一梦仍辉煌。循着茫茫戈壁沙漠的依稀轮廓,实践团走进河西走廊的璀璨明珠——敦煌,探索“21世纪技术创新”与古老神秘城池“千年飞天梦”之间的联系。实践团成员先后探访了石窟、阳关、玉门关等遗址。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让人深刻感受到丝路文化的辉煌。同时,络绎不绝的游客和变化莫测的风沙天气,又让人泛起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担忧。人为破坏和自然演变成为文物保护的最大因素,震动等引起石窟、佛像、壁画等内部的一点点形变都将酝酿着文物的破损隐患。精度达到亚毫米级的震动雷达监测必将给文物保护带来新的有效手段,全天候的震动雷达监测将有利于发现肉眼无法观测到的文物破损状况和出现位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及时修复。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观测、雷达数据采集等方式进行分析,调研探索该先进雷达监测技术实施的可行性,以便下一步提供有效便捷的文物保护方案。并期望通过无人机进行全景拍摄,辅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手段,绘图和建模,构建一个立体的“数字石窟”, 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文物“保存起来”, 使得它们可以得到永续利用,同时辅助旅游参观,减轻文物保护的压力,提升游客游览体验,促进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和谐统一。
百年前,无数先烈们历经万难,却没有完整保护这些文物遗迹。百年后,青年人用科技与智慧必将能把历史的文化瑰宝的保护和利用闪耀光芒。
实践激扬青春志,百折不挠向未来
脚踏实地,兴工报国。一场远赴祖国西部的学习实践,一场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实践团成员有感于祖国幅员辽阔,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触动于一个个动人故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