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东南大学逐梦紫烟队全体成员到达上海“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02年10月成立,展厅内主要记录了居住在上钢的80余位原先在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代号:青海二二一工厂)的“两弹一星“老功臣投身国防事业的激情岁月以及回到上海,为社区建设发挥余热的点点滴滴。展览分为光辉历程、激情岁月、金色晚年三个部分,由70多张照片和30多件实物组成。我们有幸参观这样一个自己筹建的反映“两弹一星”工作的展馆,回顾往昔老一辈科学家的峥嵘岁月,体会他们为国奉献的出彩人生。
二二一厂退休职工 陈标栋 告诉我们:“当时我们有一个志愿,就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二二一厂的部分研究成果
青海由于地处高原,气候高寒,平均气温低达零下0.4度,科研人员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穿棉袄。工作条件和科研条件都很艰苦。每个来到二二一厂的人首先会领到四大件(棉袄、帽子、鞋、毛毡)御寒。但是在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广大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国从原子弹到核导弹仅仅花费了两年时间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美国则耗时十三年之久。
全国各地青年在他们最意气风发的青葱岁月中,放弃各自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来到草原投身国家工作。
没有炸药锅,没有搅拌器,他们就用陶瓷盆、用手工来代替,用棍子来搅拌;工作人员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干的却是高尚的事业;试验场是用铁板围城,锈迹斑斑却遮掩不了科研人员的光辉与热情,飞扬的沙土埋没不了青年的理想。
回顾了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峥嵘岁月,我们心中涌出对他们的尊敬、对祖国事业的憧憬,也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加生动具体的了解。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