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乡村振兴视阈下“红色+民俗”与教育融合的探究与构建——基于张家界市白龙村实地调查研究

时间:2023-09-25 09:00:33 关注:
摘要:“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振兴更离不开人才。红色、民俗文化融入乡村基础教育,不仅在育人铸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成为人与乡村情感连接的重要载体。2023年7月6日,实践团走进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白龙村,以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等多种调查方法深入村镇及政府部门展开调研,挖掘当地红色、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研讨二者与乡村基础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走访调研和对调查问卷结果的探讨,团队分析得出当地红色、民俗文化“失落”的现实情况及影响因素,借助暑期夏令营平台,开展红色、民俗文化课堂,举行广播站、文艺汇演等活动,为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依据,并针对乡村振兴之文化振兴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村基础教育;乡村振兴
一、调研目标方法
(一)调研目标
1.追寻记忆,深挖红色、民俗文化
红色、民俗文化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蕴含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利用价值。红色文化倡导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传播其理念、彰显其精神有利于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红色文化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而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遗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具有发挥认同之情,隐含教化之功,具有维系之力,施展调适之方的重要价值。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渐渐被人们遗忘。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现断裂,传承体制机制不健全,成为“失落”的文化。追寻记忆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民俗文化,让文化之树再萌新芽的必经之路。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白龙村,以其为例,深挖其“隐匿”的红色、民俗文化资源,探究乡村振兴新路径。
2.探赜乡村振兴视域下,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互动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明确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文化振兴作为五个振兴之一,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培养人才,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囊库。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要从娃娃抓起,积极进行乡村基础教育建设,培养综合性人才。培养人才是基础,留住人才是关键。如何留住人才?团队提出了一个设想:将红色、民俗文化融入乡村基础教育,发挥红色、民俗文化在育人铸魂方面的重要作用。特有的民俗文化让人产生对家乡的眷恋,树立起“根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红色文化则鼓舞和激励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红色、民俗文化丰富乡村基础教育的内容,乡村基础教育则可为弘扬红色、民俗文化提供平台。
团队以暑期夏令营为模型,开设红色、民俗文化课堂,开展主题绘画比赛,举办晚会等,探赜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互动关系,为往后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经验支持。
3.树立“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的意识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也能成就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大学生们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后就是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是本次社会实践的目标之一。团队将根据白龙村红色、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夏令营实验模型的分析,提出合情合理的政策建议,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
社会调研不能止于调研,更重在调研后的再实践。团队将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持续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贡献每一份光热。
(二)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
团队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围绕“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关系及其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及发展计划“这一主题设计两份调查问卷。第一份用于挖掘白龙村现存的红色、民俗文化资源,窥探白龙村对红色、民俗文化的态度和了解程度,研究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间的互动关系。第二份则用于探赜此种互动关系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每一份调查问卷都设置线上、线下两种类型,线上面向社会大众,线下则以实地为中心,分学校、政府/村委、村民三大主体进行走访调查。调查对象范围大、较全面、代表性强。
2.文献调查法
团队积极搜集和摘取相应的文献,从而获取有关调研内容的信息,并进行分析讨论。
二、现状问题
白龙村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东北端,全村总面积约4.45平方公里,辖338户,常住人口1170人。白龙村山环水绕,拥有较为丰富的红色与民俗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白龙村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2021年白龙村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民俗与红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做好乡村文化振兴这一铸魂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导下,七月上旬,实践团来到白龙村以走访和支教的形式对白龙村的村民、学生和村委对于红色、民俗文化与乡村基础教育的关系以及与对乡村振兴的进行调研,了解到如下现状。
(一)丰富多彩的红色、民俗文化,感受白龙独特风情
通过走访调查,实践团了解到白龙村的名字起源充满神秘色彩。白龙村水资源较为匮乏,由此产生了水神崇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白龙护一方百姓”,“白龙村”由此而来。当然还有其它说法,是为了纪念为百姓求雨的张明仙公公,取名白龙村,还因此为他建立一个寺庙。此外,当地还有许多民俗文化。从老一辈口中得知,以前的土家族在此修建板筑房居住,并在板筑房围成的院子里习武练功。还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戏剧,名为阳戏。实践团幸运地采访到了一位民间艺人印祖钊老爷爷,他掌握着一种独特的民间技艺,人们称之为“打渔鼓”,以唱为主,说唱结合,是一种口头讲说的艺术表演形式。同时“打腰鼓”也是当地仍在活跃的一种特色民俗,在去年支教团和村部合作开展的文艺汇演上,相关的民俗文化传承者还进行了表演。过年时村里也会进行打年糕活动。2018年村委会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年糕集体活动,反响热烈。
除民俗文化外,实践团对红色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采访到一位“长寿老人”李元珍,从奶奶的口中得知,她幼时曾与红军有过一面之缘,之后她做了一名教师,时值村里修建水库。她带领学生上山修水库,一遍修水库一遍喊号子,歌颂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经查证《慈利县志》,贺龙、周逸群等人辗转经白龙村,村里的老者也说,当年贺龙经过此处时,曾在村里的杨玉宁家中过夜,位置大概就在现在白龙村的善士娅附近。村委也会定期开展相关的红色文化讲堂,提升村民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二)失落的红色、民俗文化,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实践团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当地的红色、民俗文化正处于消失绝迹的边缘,大多数村民对此并不了解。实践团采访了老军人和老知识分子,村民们反映在年轻时候曾主动或被动接受过毛泽东思想等红色思想的深度洗礼,除此之外,其他村民反映,并没有接受过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红色、民俗文化与教育的结合方面村民的态度也比较消极。采访到的年轻人表示,学校不常举行以红色、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即使举办了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问及是否愿意将红色、民俗文化纳入到考试中时,一些人持无所谓的态度,一些人则持明确的反对态度,认为这不仅会加重学习的负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同时,在问到关于白龙村文化的传承问题时,村委表示:“有过此类想法,但还没有开始着手准备。”由此可见白龙村的文化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三、调查结果
(一)结果阐述
1.本土文化逐渐没落,被不断边缘化
走访对象中,95%以上为老年人,3%左右为儿童。就目前走访结果而言,我们目前了解到的 “红色+民俗”文化与基础教育的互动关系现状,大致可概括为,当地大部分老年人与孩童对于红色文化知之甚少。民俗文化处于没落阶段,最直观的就是村民们大多都只是知道本地特色竹编,而不知道如何编竹编,也反映编竹编的人日益减少。
本土文化是一个地方从古至今积累出来的独属于那个地方的特色文化,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结晶,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包括传统建筑,传统美食,传统节日,方言,传统习俗等等。但是由于白龙村靠近汉族生活地区,汉化现象严重,本土文化内涵的独特性被消磨,且当地民俗文化不具有典型性,村民所知道的本土文化寥寥无几。举个例子,当地百分之九十都是土家族人,按理说应该有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或者传统建筑,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地村民表示没有特色服饰,也不居住特色建筑。
在白龙村,他们以前有过赶年的习俗,村里有手艺过人的篾工师傅,还会有女子出嫁时的哭嫁歌,有打渔鼓、唱山歌等民俗文化,但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而现在那些被标有本土特色印记的风土人情已经被历史的风沙掩盖,民歌已经无人传唱,民间故事鲜为人知,民间手艺即将失传。在城镇化历程中,白龙村的本土文化在为经济发展让行,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白龙村曾经拥传统娱乐活动渐渐淡出村民的视野,优秀民俗文化也逐渐消沉。
2.乡村基础教育中本土文化滋养不足
社会需要文化的支撑,教育也离不开文化。乡村基础教育需要本土文化的滋养,乡村少年需要本土文化这片沃土。在对当地的学生访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校的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几乎没有开设有关课程来宣讲本地红色文化或者民俗文化,除了国旗下讲话外也很少开展相关主题的活动。再加上乡村教师对本村红色、民俗文化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导致红色与民俗文化的传承较为困难。在缺少本土文化的培养教育下,这些年轻一代怎么能感受到乡村文化底蕴,怎么能对自己的家乡产生依赖,怎么能热爱自己的家乡。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有认知才能认同。树立文化自信首先得需要有文化,了解文化,如果不去深入了解本土优秀文化,怎么能形成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平台,应该承担起责任,让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有底气有信心。
3.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振兴后劲不足
据调查结果显示,村里面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五十岁以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可用劳动力不足,这严重阻碍了村里面的发展。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农村缺少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向城市,“农村空心化”趋势严重。农村贡献了最先进的智力支持,最强壮的劳动力。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里大多数都是老人带着孩子,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他们学历不高,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加上农村教育水平本就比城市落后,这让白龙村的人才振兴之路举步维艰。
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需要新鲜血液的,年轻一代有蓬勃朝气,有满腔热血,有新鲜创意。白龙村也在不断想法子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其中与湘潭大学木槿支教团联合开展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就是让大学生来下乡授课,为村里面的孩子带来新思想新观点,为白龙村增添活力。
4.基层队伍迈出了文化建设的新步子
农村的发展不能只是追求经济效益,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仅要“塑形”,还要“筑魂”。白龙村在文化建设上有了新点子,在原来“屋场会”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开设了“流动讲堂”。村民们和村干部们除了聚在一起商议村上的大小事外,还会开设“法律讲堂”,给村民们宣讲法律知识,增强守法意识。另外还有“技术讲堂”,为村民果农们传授种果子的技术,为村里培养出更多的技术骨干。
5.政策扶持力度不到位
白龙村仍然是以经济为中心,村中缺乏有关保护及传承红色、民俗文化的系统性规划政策,对于传播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少。本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整体的文化建设措施不全面。送电影下乡就像是蜻蜓点水式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专门的人员去传承传统手艺,没有系统整理收集当地民歌曲艺。由此可看,虽然白龙村的文化建设之路任重道远。
(二)影响因素
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白龙红色、民俗文化与基础教育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及其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的诸因素。
1.人才短缺
(1)文化源远流长,缺乏文化继承人
走访发现,村中大部分为老年人,青年少之又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和在农村稍微有能力的人都进城了,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大量的农村文化人才。如此一来,农村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就出现了如今这种严重缺乏的现象,农村的人才只出不进,就造成了农村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一些年长的农民虽然有传承红色、民俗文化的想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越来越不足,身体也越来越差,再加上如今年轻人和农村的农民都进城打工了,即便是留守在村里年轻人也很少愿参与到农村文化发展中,此消彼长之下,别说对农村文化发展和创新了,就连基本的传承都成了困难。
(2)文化博大精深,缺乏文化保护人
白龙村的红色、民俗文化在多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面临着一点点流失、消逝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不良行为。这一点并不是意味着所谓的打砸抢烧算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其实不去关注、保护同样是对文化发展的不管不顾。基层管理者对农村文化建设和保护不重视,缺乏乡村文化工作专职干部等文化保护人。现阶段我们缺少对于文化的保护人,需要宣传并动员更多的有心人发起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行动。
2.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低,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缺乏良性可持续机制
白龙村文化资源丰厚,拥有“白龙”传说、打渔鼓等特色民俗文化,开发前景广阔,但村委政府对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不足,投入较低。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展开和不断的深入,白龙村村委也为乡村振兴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的投入分配却很不平衡,从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看,大部分都被投入到了基础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整改上了,而基本上没有发展和培养属于农村的人才队伍。即使拥有了图书室或者文化活动室,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传播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并且,在培养文化人才队伍上没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农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具有可持续性。
3.村民对文化传承和利用的重视程度较低,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
调查发现,较多村民认为,目前乡村基础教育的重点在于课本知识,认为本村红色、民俗文化的普及教育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文化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与村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关,村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低。
(三)实现路径及意蕴分析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正是乡村振兴的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做好乡村文化振兴这一铸魂工程,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基于乡村现实、村民需要和时代潮流,通过根植于乡村土壤、来源于农民自身、具有直观有效特点的文化形式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1.以“乡”为本,传承乡土文化内容
繁荣乡土文化,就是要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民间故事传说、民间艺术、乡规民约、风俗习惯、民俗节日等,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通过这些“俗”文化、“土”文化的形式来承载和传播其蕴含的优秀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推动乡村文化的建设。
实践队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的一些民俗文化仍活跃于家庭长辈的口耳传承中,村民们有意或无意地传承着一些本地的民间故事与传说。而这些民间传说与故事里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意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白龙人,如白龙传说昭示着敬畏自然、保护水源的道理;桩巴龙以变异形象阐释人间孝道。
然而依赖家庭式的口口相传,耳濡目染显然是不够的。原生态、活态化的民间故事与传说等可以融入到学校教育当中,与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形成互补,以原境重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乡村文化发展、乡村文化普及、乡村文化振兴的教育体系,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乡村优秀文化逐步普及开来,形成辐射作用,促使优质的乡村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得到迅速发展,从而真正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同时,还应推进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非遗传承人称为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创意赋能者、产业共生者。
每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本土文化资源,都会带有明显的乡土特色,也往往凝聚着民族的文化自豪与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反过来又会激励民众进一步弘扬与传播该文化,进而使民众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本土文化,提升对于本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文化自信,也必然会成为民间文化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总之,以“乡”为本,传承乡土文化内容,保护本土优秀文化,为乡村振兴的价值立场与文化理想坚守和传播“文化之根”,梳理和重建乡土社会的精神传统,此为乡村现代化发展之内源动力。
2.以“形”为体,强化有形文化载体
强化有形文化形式,就是要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传统文化物质载体,树立鲜活具体的人物典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制作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文明牌匾等,通过这些人、物、活动等现实载体及其文化的表达来承载和传递乡村精神,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乡村文明。
无可否认,白龙村在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具体的乡村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据悉,2019年时,村委曾举办乡贤恳谈会,邀请公职人员、企业家、村民代表探讨民俗、移居等问题,这有助于加深村民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增强本村村民凝聚力。同时,村委也曾组织各种民俗节日庆典活动,如召集村民集体打腰鼓、打糍粑、包粽子,发展了具有特色的地域与民族文化。村委还将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整理成有形的文字,并张贴于各家各户门前。现今,村委正逐步加强村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文化墙、民俗文化园等。
此外,村委连续组织了4届暑期夏令营活动。实践队在本届夏令营支教活动中开设有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党史教育课程,这加深了孩子们对民俗与红色文化的理解。在夏令营活动开展的同时,家长们来到村部帮厨,加强了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了邻里和谐。同时,夏令营文艺汇演为唱民歌、跳土家族摆手舞等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
总之,在乡村文化振兴中,逐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将民俗与红色文化融入到具体的乡村教育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有助于让孩子成为每个家庭中的乡村文化过滤器,促使优秀的乡村文化逐步保留并普及开来,促进乡村文化的建设与振兴。
3.以“样”为导,塑造榜样文化模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各类榜样,更有直观性、可借鉴性,对于乡风文明的辐射作用更大。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注意评选道德模范,评选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美德少年、新乡贤等各类典型,以公益广告、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宣传先进事迹,从而发挥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好人好事来感召农民、带动农民、凝聚农民,在农村营造向善、向上、向美的浓厚氛围,共同推动文明乡风建设。
现任村长杨海雄上任后,特别重视乡村文化发展,重视村民文化素质建设,建立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评选了“五好媳妇”等典型人物,借此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简而言之,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要善于借助榜样的塑造,传播优秀的乡村文化,促使乡村文化的优质部分逐渐成为村民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与人生信仰,从而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
4.以“观”为核,普及观念文化价值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发展下,面对乡村文化中的价值引导,要以文化教育方式,逐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使大量的村民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乡村地区的日常生活化发展,以此促进乡村文化的去伪存真,促使乡村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实现优秀乡村文化的振兴计划,以此来夯实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在具体的实践上,要以乡村教育为基础,以培育乡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与认识,从而构建以学生、孩子为主体的乡村家庭文化引导机制,促使乡村家庭中的孩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送者与传递者,促进乡村中每个家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逐步保留乡村文化中的优质文化内容,促进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和谐发展。
总之,要使乡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理解与认识,为最终推动乡村振兴厚植人才培育沃土,发挥人才乘数效应。
四、政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文化方面
政府不重视红色、民俗文化,且资金较少,难以发展;当地红色、民俗文化挖掘力度较弱;经济发展持续性弱,无较多资金可以投入文化发展。
2.教育方面
教育资源差,与城市相差较大;人才引进计划没有落到实处。
3.乡村振兴产业方面
柑橘的销售渠道单一,由某些商户统一收购,由此所得收入并没有实现最大化;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其他地方如石门县同样发展柑橘产业,且产业集聚性比白龙强,柑橘品牌做的比白龙好;基本上整个白龙村所有的田地都种的是经济作物如柑橘,而基本的粮食—大米全靠购买;提出的以农家乐为基点带动白龙村乡村旅游的政策进度缓慢,农家乐建设较少,且缺乏宣传; 现存乡村旅游不能仅靠农家乐带动,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或经济活动较少,且宣传力度不够,鲜为人知; 交通不够便利,为村民、外来旅客出行带来不便; 缺乏当地特色事物,吸引力不足,且现存农家乐同质化严重,没有创新,可宣传的东西不多; 客源市场收到挤压,原本常德的市场比较大,但是近些年,常德农家乐发展渐渐兴起,消费市场被挤压。
(二)原因分析
1.当地政府无相关文化政策
当地政府文化保护意识较弱,没有资金,没有较强的能力发展文化,且我国乡村基础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基础教育的质量。首先,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校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其次,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到白龙村任教。教育投入不足,白龙村的学校缺乏必要的教材和教具,最后,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白龙村的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因此,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同时家庭条件的限制,一些学生无法承担上学费用。不仅如此,由于就业机会较少,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城市就业。加之白龙村人才引进计划宣传力度不足。人才技术与工作岗位没有实现精准对接,工作效率不高。进而影响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村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没有文化保护意识。同时,由于忙于发展当地经济忽略保护红色、民俗文化。
2.经济发展同样是一大原因
当地经济发展缓慢,乡村振兴产业刚开始发展没有多久,产业发展还不够稳定,经济基础不够稳固,导致乡村振兴产业获取的资金流动性较弱,无法投入文化产业发展。柑橘是当地一大特色产业,但却以单一的销售渠道为主,其原因为农村很少有人了解除统一收购外的其他柑橘出售途径,如充分利用网络等手段出售柑橘,而且能够灵活使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的人少之又少,出现没有农户愿意主动学,也没有领导愿意主动教的情况。除利用网络外,农户们也没有发掘出一些创新性的销售渠道。其次,白龙村没有几家加工柑橘的企业,也就没有什么机会打造白龙柑橘品牌,营造品牌效应。白龙通过柑橘发家致富仅仅只停留在应季时柑橘的收购费上,通过柑橘的收入来源单一。因此,白龙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柑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难以承担起支柱产业所应该发挥的作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乡村基础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响应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白龙村领导人制定了相关政策,以柑橘为主要经济作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目的。于是,村民们纷纷改种水稻为柑橘。据统计,全村300多户均种植了柑橘,共计3500亩橘园。与此同时,教育的落后性对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了阻碍,良好的基础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农民,他们可以成为柑橘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提高柑橘生产效率,增加村民收入。基础教育也可以为白龙村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带动白龙村经济的发展。而这正是白龙村所缺乏的。
3.无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链
以农家乐为基点带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上会有很多个环节,所以农家乐并不是某一家或某一户能够单独建成的。白龙村的村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相互之间合作的意识并没有很强,关于建设农家乐这个项目,村民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并没有主动去拉合伙人一起建设农家乐;再者,村民的收入来源很单一,建设农家乐的成本较高,因此资金短缺也是这项政策没有得到很好推进的一个原因;虽说没有建设成群的农家乐,但是白龙村还是有两个农家乐已建成,农家乐的经营者们对农家乐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外来旅客并不知道白龙村有农家乐,因此也会流失一些客人。白龙村也意识到乡村旅游不能仅靠农家乐带动,也有意识的去建设如花仙子、美丽屋场等活动,但这样的活动开展较少,且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吸引力较弱,导致可进行宣传的东西较少。当然,经营者对其宣传力度也不够,需要对这些活动进行宣传的意识也不强,鲜有人知这些活动。从村里通往镇上的班车次数少且不准时,相关领导对交通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下发相关改进政策,不仅没有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交通便利,也没有保证基本的交通需求。当地交通工具质量不行,班车没有及时修理 。当地火车站相关设备老旧,服务质量较差,给外来旅客带去的体验感较差。每一个地方旅游经济的兴起,一定是有某些特色事物吸引着旅客的前往。而白龙村并没有这些特色事物,借鉴其他地方通过农家乐带动经济发展的优秀经验只浮于表面,并没有探索深层次的东西,如打造地方特多事物。现存已建成的两家农家乐相互借鉴,可替代性强,与其他农家乐大差不差,没有自己的特色项目。相关产品功能、属性、设计雷同,停留在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上,缺乏原创性的东西,没能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难以吸引游客。当地农家乐同质化严重,相互之间仅停留在简单的复制及模仿,没有原创性的东西,难以吸引游客。原本的发展优势是独有性,而现如今常德本地也开始发展农家乐,这少数的优势也被取代了;常德地区的农家乐或许有新产品的推出,又或许是营销手段的新颖,宣传力度的加大,服务水平的提升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导致白龙客源流失;随着时代的发展,白龙农家乐的产品可能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逐渐落后。与此同时,又没有新产品的推出,自然会被逐渐挤出乡村旅游的市场。
(三)政策建议
1.出台相关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和并实施
一方面,良好的乡村文化可以为乡村提供一种独特的发展动力,它能够凝聚人心,提高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的振兴也有助于吸引外部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首先,要注重保护和传承白龙村乡村传统文化。这包括对传统建筑、民俗艺术、民间技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对传统农耕文化、家族文化等地方特色的传承。其次,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再者,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农村的文化软实力。
2.柑橘产业是白龙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实现柑橘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提高柑橘品质和产量。这就需要发展乡村基础教育,引进大量人才,将人才引进计划落到实处。同时,政府要注重市场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其次,要加强对柑橘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享受网络直播带货的红利,借助直播出售柑橘,免去了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可以实现农户获利最大化。
3.发展农旅产业,对白龙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依托当地特色红色、民俗文化,打造属于白龙的特色旅游产业链。如充分利用好白龙传说,利用网络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来白龙当地了解所谓的白龙传说,也可以创新性的打造一些关于白龙传说的特色活动,建立起属于白龙的竞争优势。不论是农家乐抑或是其他能够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活动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的加持。现在是信息时代,当今社会人们了解外界信息也主要是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所以经营者们就必须要借助网络,加大对该活动的宣传力度。也要对消费者们的消费倾向有一个大致了解,对旅游市场相关消息接收要灵敏,才能对症下药。想要通过农家乐来带动乡村旅游就必定要发展其他吸引旅客的消费项目或活动,如此环环相扣,形成一整条产业链。为前来旅游的人提供一条龙服务,才能在每一个环节产生经济效益。关于农家乐同质化现象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缺乏创新性的问题,解决办法都应该是要增强当地文化自信,挖掘当地特色红色、民俗文化,只有打造文旅结合的高地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
4.在人才引进方面,也需采取一定的措施
上层领导可以下发相应能够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的政策,培育新农人,为乡村带去新思维、新观念、新办法,加快当地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合作农业、农村物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琼.“后乡土中国”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艺术与民俗,2022(04).      
作者:宾比儿 ,段希悦 ,张俏 ,蔡文瑾 ,黄黛钰 ,吴可心 ,易 来源: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