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工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纪实(八):乡野学子情,共赴振兴程(通讯员:赵可盈 胡国涛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让更多人体会改革创新的奋斗精神,吸引更多人尤其是青年关注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1月16日,安徽工业大学“乡野学子情,共赴振兴程”学生团队踏上了前往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及大包干纪念馆的旅程。这次参观学习,不仅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乡村的淳朴风情,更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初到小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平坦的乡间公路、整齐划一的村民新居、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都彰显着这个村庄的勃勃生机。小岗村的变化,正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缩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那场石破天惊的大包干。一想到这里,我们的内心顿时都充满了自豪感。
走进大包干纪念馆,我们被馆内陈列的珍贵历史资料深深吸引。那些泛黄的照片、手稿、老物件,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当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体制束缚,小岗村的村民们敢于突破常规,签订了那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分田到户协议。这一冒险的举动,虽然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最终却成为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小岗村村民签订协议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黄鑫摄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大包干背后的种种艰辛与不易。当时的小岗村,贫困如洗,
村民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将自家土地的经营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步,无疑是中国农民的一次伟大觉醒。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自主经营,才能激发出劳动的积极性,实现真正的丰衣足食。
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大包干给小岗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的村民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不再为温饱而担忧,而是开始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上。他们充满了自信和活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大包干纪念馆还向我们展示了小岗村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从最初的单一粮食种植,到现在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小岗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其中,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有村民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批斗场面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坤静摄
这次参观学习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乡村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更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只有让乡村真正繁荣起来,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才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青春力量,为乡村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大包干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村民们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在今天这个时代,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合作。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共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这次参观学习还让我们意识到,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岗村的改革发展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也正是这些艰辛的经历锻炼了村民们的意志和毅力。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和智慧,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思考。回望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将小岗村的故事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历史渊源。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大包干”精神,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大包干纪念馆大厅拍照留恋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滕景然摄
总之,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收获颇丰,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国梦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