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第九届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聊城市侯营镇阳光新村的实践之路

时间:2024-03-04 19:29:06 关注:

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第九届全国法治示范村聊城市侯营镇阳光新村的实践之路

随着第九届法治示范村名单的出炉,我国乡村法治建设更上一层楼。为整理和概括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齐鲁法治乡村建设模版,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开始了他们的实地调研考察之旅。
2024年1月8日,项目组来到了聊城市侯营镇阳光新村,项目组成员与新村司法所所长就有关阳光新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情况展开了交流,对于项目组提出的几个问题,所长也一一耐心解释作答。
所长首先对新村建设进行介绍,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聊城市侯营镇阳光新村以其独特的法治建设模式,成为了全国法治示范村的佼佼者。这个村庄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先后荣获“省级和全国法治示范村”以及“全国模范人民调解”等荣誉,成为了一个无犯罪记录、无诉讼上访的法治乡村。
阳光新村的成功是多方面宽领域共同作用的成果:
首先,新村建设离不开其党委管理的组织建设。阳光新村的党委成立于2021年1月,下设9个党支部,共118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4000余人。新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集群发展、服务群众为重点,机关人员下沉,服务权限下放,努力构建组织联建、片区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农村党建新格局,实现“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的转变,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这里,乡贤和村干部带头建设基层前沿法治防线,切实起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村域建设上,阳光新村由周边多个村子合并组成,为更好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法制教育,乡贤和村干部创造性的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法治意识和知识引领全体村民,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法律的明白人。此外,村里的法律小达人每天都会在新村微信群里推送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如有关邻里、家庭、务工务农方面的真实案例,弥补了学校和集市等处的普法工作不足。法律知识推送日常化,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新村居民的思维和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方法。而一位专业的法律顾问则为村民解答有关婚姻、邻里、宅基地、继承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填补了新村法律职位空缺,促进了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其次,在经济建设方面,阳光新村投资200万元,建设了法治广场和法治长廊,将民间文艺体育活动与法治思想相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法治广场建设有法治宣传戏台,让百姓在听大戏的同时还能“懂大理”,让法治建设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此外,村规民约的引导和法治护航的普及,也让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贴近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长表示,现在大家家里邻里有什么问题都会联系他,希望他能通过专业的法律视角帮助纠纷当事人化解矛盾。
再次,在机构建设方面,阳光新村的法治建设始于2021年,当时的司法所就站在了基层法治建设的前线,重视经济建设与司法的关联,并建立健全了纠纷预防解决机制。这里的优势在于以点带面,树立典型,发挥地域特色,用经济手段带动法治建设,让法治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寓教于乐。
最后,在乡村建设工作中,阳光新村以法治建设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阳光新村以党建网格为依托,选拔160个胡同长,建立五级网格管理体系。按照人口规模把居住区划分若干个区域,由村干部和党员担任“片长”。每个区域管辖5-7个胡同,每个胡同选拔1名志愿者担任“胡同长”。通过“片长+胡同长”,做强大“网格”,做细小“网眼”,做实侯营镇每一个“神经末梢”。通过“小网格”,完成“大治理”,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运作机制,构建多维度、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零盲区、全闭环管理。
这里的经验和做法,无疑为全国的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本。在未来的日子里,阳光新村将继续深化法治建设,让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道路,为全国的法治乡村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法暖行动者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