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学子学习致用,促进产教研学协调发展
通讯员 仲思银
2023年4月,为了进一步了解蚕桑文化以及蚕桑行业的发展现状,苏州大学的“丝绵1号——全球首创丝绵生产专用蚕品种”创业项目团队的9名学子在邱剑丰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太湖雪蚕桑文化园。丝绸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丝绸大国,最早的栽桑、养蚕、缫丝和利用蚕丝织造丝绸、丝绵等技术甚至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几千年以来,蚕丝一直被用来缫丝织绸、制作衣裳及蚕丝被,蚕丝的创造性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生活,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丝绵1号——全球首创丝绵生产专用蚕品种”项目的初创团队来自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四名本科学生。自2020年入学以来,他们在指导老师以及研究生的帮助下,以苏州大学蚕桑实验室为平台,联合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研发出了“丝绵1号”新型蚕品种,该新型的蚕品种具有丝素含量显著增加以及具有天然抗菌和抗氧化两大主要的优势。同时,“丝绵1号”蚕品种的丝腺发育和个体生命力与普通蚕品种并无显著的差异性,符合丝绵产业的蚕茧要求。而后金融学等专业的对蚕学有兴趣的本科生也加入该团队。通过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团队成员深入挖掘项目各方面的内涵,集思广益,逐步突破多项技术难题。
为了推动融合创新,摆脱以技术应用为本位的发展思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该项目团队始终坚持产、教、研、学四个方面相融合,努力实现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希冀以学科教育带动产业上下游转型升级,构建全社会参与的良好生态,为蚕学相关领域的产业链循环贡献团队的微薄之力。
借助于“丝绵1号”该优势新品种的研发,同时了解到丝绵行业内尚无无纺丝生产专用家蚕品种。目前,团队成员在袁晓楠同学的带领下正在筹建苏州锦轩丝绵有限公司,现已经和苏州的鑫缘、太湖雪、田园圣树等多家龙头企业达成意向合作,有望未来在丝绵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促进丝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秉持着学以致用,利用科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农业问题的理念,该项目团队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入驻了江苏省吴江区的蚕桑科技小院。团队成员与当地栽桑养蚕的农民深入交流,与此同时,他们还向村民展示了特色蚕品种、优质高产蚕品种并宣传了蚕桑的历史文化。团队成员表示:“这样的与生产实际亲身接触的体验,也让我们明白一定要将科学研究与实际的生产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农业问题”。
此外,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苏州大学举办的“产教研学”相关讲座,该项目也受到了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院领导的指导以及苏州大学蚕桑实验室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该项目团队在苏州大学第二十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制作”分类中荣获“院三等奖”;在2023年苏州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上入选“我最喜爱的作品”;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的选拔赛中荣获“院特等奖”。
学以致用,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教研学深入融合。未来,希望有更多的科研团队可以将基础科学研究与实际生产发展高效结合,促进各行各业蓬勃发展。